室性心律失常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holter记录下的猝死前心电图变化4
TUhjnbcbe - 2022/6/22 15:07:00

图.08.:30:11

图.08.:38:12

图.08.:39:38

心电图分析:

-08-25,患者04:29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在病房走廊中行走时突然跌倒在地,呈仰卧位,即抢救。4:40心电图呈直线。

图1、图2、图3是动态心电图的片段。

QRS-T波群完全消失,代之以频率为-/min的、形状各异、大小不等、极不规则的波群。

心电图诊断:

心室颤动

相关知识点:

一、心房颤动

较心房扑动多见,是一种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因其心房激动快速而紊乱颤动,失去了协调一致的收缩,心房既丧失了正常排血功能,附壁血栓易于形成。

心电图特征:

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间距不同的f波,f波的频率为—/min。典型的f波是诊断心房颤动的要点,是诊断心房颤动的唯一依据。但需要排除各种干扰和伪差。

二、心室颤动

心室颤动,简称室颤,指心室肌丧失协调一致的收缩功能,呈现出一种快而微弱且混乱的颤动状态,是一种极其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导致心源性猝死。心室颤动在细胞水平上来说,电活动可能仍然存在,但从心脏整体效应来看并无机械收缩,因而无有效心排量。心室颤动也常是临终前循环衰竭的心律状态,临终前心室颤动一般难以逆转;如果无循环衰竭的基础,只是突然意外地发生的心室颤动,又称为原发性心室颤动,可呈短阵或持久性发作;如及时治疗且恰当,可长期存活。继发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发性心室颤动,预后较佳,复发率与猝死率均很低。

心电图特征

QRS-T波群完全消失,代之以频率为~/min的、形状各异、大小不等、极不规则的波群,即心室颤动波。最初的颤动波常较粗大,以后逐渐变小,如抢救无效最终将变为等电位线,提示心脏电活动停止。

作者陈腾飞

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感谢支持!

1
查看完整版本: holter记录下的猝死前心电图变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