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心肌病和心律失常相关基因罕见变异会增加
TUhjnbcbe - 2022/6/20 16:02:00

数十年前曾首次报道特发性或孤立性房颤(AF)患者具有较高的死亡风险,但其病理生理学尚不清楚。曾有研究表明早发性AF患者富含与遗传性心肌病(CM)和心律失常综合征相关的罕见遗传变异,而在某些患者中,AF可能是更严重的潜在遗传疾病的首要迹象。但罕见基因变异对早发性AF患者临床结果和长期预后的影响仍未确定。例如,在肥厚型CM(HCM)、扩张型CM(DCM)、Brugada综合征和长QT综合征患者中,基因型阳性患者的临床结局一直较差,例如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较高。

最近,JAMA期刊发表了一项临床研究,该研究评估了心肌病中的罕见变异与在早发型房颤患者中检出的心律失常基因检测以及患者死亡时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调整AF诊断时的年龄、性别、种族、体重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和AF诊断时年龄的交互后,使用多变量Cox回归评估疾病相关变异与死亡风险的关联结果:名参与者([72%]男性;入组时的中位年龄为56.0岁;IQR48.0-61.0岁),在9.9年(IQR,6.9-13.2年)的中位随访期间,名参与者(17%)死亡。在单变量分析中,疾病相关变异与死亡风险增加相关(风险比1.5;95%CI,1.0-2.1;P=0.05);当根据AF诊断年龄、性别、种族、体重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疾病相关变异状态与AF诊断年龄之间的交互进行调整后,该关联在多变量模型中仍然显著。交互作用表明,与无疾病相关变异相比,在较年轻时诊断为AF时,与疾病相关变异相比,疾病相关变异与死亡率显著升高相关(交互P=0.)。较高的体重指数(HR1.4;95%CI,1.2-1.6;P0.)和较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HR0.8;95%CI,0.7-0.8;P0.)与较高的死亡风险相关。有73例心肌病相关死亡、40例猝死和10例卒中相关死亡。TTN为26%(38名患者中的10名)、MYH7为33%(18名中的6名)、LMNA为22%(9名中的2名)、0%(0名10)MYH6,KCNQ1为0%(0of8)。

最后该研究得出结论,心肌病和心律失常基因的罕见变异可能与早发性AF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有关,尤其是那些被诊断出的患者在更年轻的时候。基因检测可为早发性AF患者提供重要的预后信息。

图1.根据基因型状态和随访期间的死亡情况对参与者进行分类

表1.根据死亡率的人口统计学、遗传学和临床特征

图2.心肌病和心律失常基因中有无疾病相关罕见变异的早发性房颤(AF)患者的全因死亡率调整生存曲线,以及房颤诊断年龄与疾病相关变异之间的相互作用

图3.根据疾病相关罕见变异状态调整的心肌病累积发生率(CM)相关死亡和调整的累积猝死发生率

图4.参与者中的疾病相关变异和死亡风险

文献来源:YonedaZT,AndersonKC,YeF,etal.MortalityAmongPatientsWithEarly-OnsetAtrialFibrillationandRareVariantsinCardiomyopathyandArrhythmiaGenes.JAMACardiol.PublishedonlineMay11,.doi:10.1/jamacardio...

策划英忠

审阅江文

指导所苏

监制庆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肌病和心律失常相关基因罕见变异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