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心房颤动病因及发病机制
TUhjnbcbe - 2022/5/6 14:54:00

心房颤动病因及发病机制

凡能够引起窦房结损伤、缺血、心肌病变或心房压增高、心房扩大的各种疾病均可发生心房颤动,是人类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青年人最常见的病因是风湿性心脏病,尤其是二尖瓣狭窄;老年人则常见于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还可见于心肌病、心肌炎、缩窄性心包炎、甲亢、先天性心脏病、预激综合征、冠心病等,亦可见于洋地*中*患者。部分阵发性心房颤动可见于正常人或无明确原因,反复发作,又称之为孤立性心房颤动或特发性房颤。在使用洋地*过程中,若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提示洋地*用量不足;若心房颤动出现室性早搏,心室率慢而节律齐,常提示中*。其发生是由于心房内存在多个折返环,多发的环行激动使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而表现为心房颤动。其他机制,如心房内多个起搏点自律性增高尚未得到证实。房颤开始时,常表现为阵发性、反复发作,持续时间延长而转变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

1.症状与体征心率慢者可无症状,或自觉心跳不规则;心室率快者可有心悸、疲乏、虚弱、头晕、无力、恶心、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二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房颤动病因及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