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患者男性,44岁,身高cm,体重67.5kg,BMI:25.72kg/㎡,农民工,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风湿等,无药物过敏,无手术外伤史,有长期烟酒史,饮酒10+年,50ml/天,已戒8年,家族史无特殊。患者因“活动后胸闷、气短、心慌两月”于年4月7-13日在我院住院,行心脏超声、心脏核磁、冠脉造影、SwanGanz导管等检查,明确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频发室早、短阵室速,心力衰竭C期”,给予维护心功能(螺内酯+美托洛尔+诺欣妥)治疗,症状好转,建议行室速射频消融或ICD置入,患者拒绝并带药出院。
患者出院后坚持药物治疗,但经常出现无诱因的腹胀、胸闷、心慌,遂于07月1日再次来我院住院治疗,内外科讨论后一致认为患者有明确的心脏移植指征,拟行心脏移植手术。在等待移植期间患者多次出现电风暴,给予电除颤、药物抗心律失常、维护心功能等治疗。
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过程中,尝试使用了临床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艾司洛尔、及利多卡因、胺碘酮,但效果均欠佳,之后改用为尼非卡兰成功转复室速并维持窦性心律,期间考虑到尼非卡兰的经济费用和说明书介绍的使用时长问题,停药并更换为胺碘酮继续抗心律失常治疗,在停用尼非卡兰29小时后患者再次出现无脉性室速,遂再次启用尼非卡兰抗心律失常治疗,期间室性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但患者最终因院内血行感染诱发心力衰竭,分布性休克合并心源性休克家属拒绝行ECMO辅助而放弃治疗。以下是该例超长时间使用尼非卡兰病例的临床资料。
辅助检查:
1)心脏超声
-04-07二尖瓣中-重度反流,三尖瓣轻微反流,心包腔少量积液
-07-02二尖瓣重度反流,三尖瓣轻微反流,心包腔未见积液
2)24小时动态心电图
-04-09
-07-02
3)胸片
4)冠脉造影(-04-11)
5)CMRI(-04-10)
6)头颅CT
7)Swan-Ganz导管(-04-11)
8)心衰评分
临床诊断:
1.扩张型心肌病
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
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
重度肺动脉高压
心脏扩大
心功能III-IV级(NYHA)
2.心律失常
阵发性心房颤动
室性期前收缩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颤CPR电复律后
3.肺部感染
4.脑梗塞
两次住院诊疗经过:心衰—C1期(-04-09至04-13)患者因“活动后胸闷气短、心慌2月”入院。入院检查结果显示:LV7.4/3.2cmEF34%,MI中—重度,NT-ProBNP.30pg/ml。24h心电图频发室性早搏,短阵室速,CAG排除冠心病。予以维护心功能(螺内酯+倍他乐克+诺欣妥),并建议ICD+CMV/VTRF,但患者拒绝并带药出院。
心衰—C2期(-07-01至08-07)
-07-01因“进食后腹胀胸闷气短、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再次入院。心电图提示房颤、频发室性早搏、短阵室速,LV7.8/6.6cmEF22%,MI重度,NT-ProBNP.9pg/ml。
-07-07患者早晨进食后突发无脉性室速,予以电复律(双相J非同步)×2、CPR、机械通气+药物治疗(胺碘酮+艾司洛尔静脉泵入,美托洛尔口服抗心律失常),同时维持内环境稳定(血钾5.0-5.5mmol/L,血镁1.0-1.2mmol/L)以及针对心衰和感染进行诱因治疗。基于患者心脏移植指征(反复心衰、室性心律失常、左室血栓并隐匿性脑卒中、II型肺动脉高压、HFSS评分高危)明确和意愿,拟定择期行心脏移植,并为心脏移植创造条件,尽量通过药物治疗维持病情稳定、减少有创机械循环辅助和避免感染等。
(-07-07患者发作无脉性室速心电图)
-07-08撤除呼吸机(辅助27h)后5h,患者再次发作室速,立即予以电复律(双相J非同步)×6+CPR处理,未能终止,继续予以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胺碘酮+艾司洛尔+口服美托洛尔),患者仍未转复。考虑到对患者已实施多次电击,且患者基础疾病为DCM,巨大左室合并低EF值,胺碘酮和β受体阻滞剂具有一定的负性肌力作用,尼非卡兰是一种单纯的钾离子通道阻滞剂,不具有负性肌力、扩血管以及心外等副作用,因此更换治疗方案为刻苏尼非卡兰(0.3mg/kgiv)+艾司洛尔静脉泵入+口服美托洛尔。负荷结束后,患者室速终止,继续维持输注刻苏尼非卡兰(0.2-0.4mg/kg/h)预防复发,持续心电监护,每日复查心电图和电解质,观察QTC时限,维持QTC在0.48秒左右,血钾在5.0-5.5mmol/L,血镁1.0-1.2mmol/L。
(-07-08患者再次发作无脉性室速)
-07-:14基于维持输注刻苏尼非卡兰期间,患者室速未再发作,基本情况良好,同时考虑到尼非卡兰的经济费用和说明书对使用时长的推荐,更换胺碘酮静脉泵入。然而,07-:53患者室速复发,予以电除颤后继续泵入刻苏尼非卡兰维持,维持期间(至-08-08),患者未再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发作。
(-07-:53更换胺碘酮29h后再次VT)
复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提示24小时总心率数、室性心律失常次数和室速的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如下表所示)。
(-07-30复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
住院期间三次24小时心电图结果对比
感染诱发心衰:分布性休克并心源性休克(-08-07至08-08)
-08-07患者无明显诱因发热,给予抗感染及对症处理后好转,之后再次出现寒战、高热、大汗,体温39.5℃,血压进行性下降,双肺听诊可闻及双下肺少量湿罗音,四肢花斑,尿量减少,乳酸进行性升高,考虑为感染性休克(之后的血培养结果提示肺炎克雷伯杆菌)并心源性休克,给予强力抗感染(美平+环丙沙星)、补液、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维持血压,再次气管插管,但循环难以维持,建议患者行ECMO辅助,患者家属要求放弃治疗并办理出院。
该例特点:
1.中年男性,扩张型心肌病,左室巨大,低EF值,以心脏移植为终极目标;
2.临床有心衰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生化指标,药物治疗心衰效果尚可,临床更主要的问题是反复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无脉性室速;
3.对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室速室颤难以转复和维持;
4.尼非卡兰时长超说明书,个案使用证实有良好的安全性。
用药分析:一、心衰合并VT药物选择应当基于以下考虑:
1)疗效确切;
2)良好的量效关系,可控性强;
3)负作用小:对循环的影响(负性频率、负性肌力、扩血管)、诱发新的心律失常以及对其他器官功能损害作用小。
二、刻苏尼非卡兰长时间维持期间对临床相关参数的影响
1)维持用药期间,患者的QTc基本稳定
(刻苏尼非卡兰长时间维持期间,QTc的变化)
Am:胺碘酮AS:艾司洛尔
2)维持用药期间,患者的PR间期、QRS时限、QTc时限基本稳定,没有显著性的升高或者降低。而在-07-14,患者出现心率急剧升高。其原因是改时间段停用刻苏尼非卡兰,换用胺碘酮后患者室速复发,心室率急剧增加。停泵胺碘酮继续予以维持刻苏尼非卡兰后,患者心室率再次回落并维持在一定水平。
(刻苏尼非卡兰长时间维持期间,PR间期、QRS时限、QTc时限以及HR的变化)
3)维持用药期间,患者的SBP、DBP均较为稳定,尿量正常,说明尼非卡兰对循环和组织灌注、心外器官功能的影响较小。NT-proBNP在08.03之前较为稳定,而08.07之后出现急剧升高,主要是因为患者感染诱发心衰,而非用药原因。
(刻苏尼非卡兰长时间维持期间,SBP、DBP、尿量以及NT-proBNP的变化)
4)使用期间持续的心电监护,每日定期复查心电图和血电解质,动态观察心电图变化,尤其是QT间期的变化,根据QT间期变化调整药物剂量,并维持钾和镁离子在正常上限。
讨论总结
该例扩张型心肌病、大左室的患者频发室早、室速,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有限,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刻苏尼非卡兰则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优势,除有效终止外,长维持期间,患者预防复发效果良好。临床心衰患者多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猝死比心衰更难处理和防治,针对此类患者,临床急切需要疗效确切、可控性强且不减少心肌收缩力、不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等负作用小的药物。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利多卡因、β受体阻滞剂以及较为常用的胺碘酮等均存在一定的负性肌力、扩血管以及心外副作用。而尼非卡兰则无此类影响,因此对于此类患者更加适用,可作为心衰合并VT/VF患者的首选治疗。
该例患者为目前中国及日本临床应用中维持时间最长的一例(31天),从个案实际效果来看,长时间的维持有效的抑制了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复发,且维持期间,患者各项指标及参数均未发生显著性改变,体现了较好的安全性特点。在后续维持泵药中,基于患者的临床实际监测复合指标予以剂量的调整,在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经济压力,为患者带来更大获益。
该例患者因等待心脏移植术前时间较长,期间也曾考虑过安装ICD或者行室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但考虑到经济效益比的原因放弃。同时在机械通气辅助27小时撤除呼吸机后出现反复的室速室颤,也曾考虑过再次镇静机械通气以减少交感神经兴奋所导致的电风暴,也可以给予IABP辅助以增加冠脉灌注、减轻心脏后负荷,或者直接给予ECMO辅助,如此临床处理势必将患者逼上了紧急心脏移植的队列,且不谈这一系列临床处理所需的经济费用,机械循环辅助和紧急状态下的心脏移植相比择期手术,无论是近期效果还是远期预后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此例患者我们一直以内科调整、创造条件行择期手术,但遗憾的是患者没有及时等到心源,最终还是因院内感染诱发心衰而失败。
该例患者临床诊断上符合扩张型心肌病,但在最终的病因诊断上有待进一步完善,没有做心肌抗体检测和基因测序,患者扩张型心肌病的具体病因没有进一步明确,对患者的家人无法提出精确的预防方案。
▼ 更多精彩推荐,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