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新型抗凝药预防卒中的剂量
TUhjnbcbe - 2021/8/12 18:40:00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看的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本文原载于《国际脑血管病杂志》年第4期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可使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增高4~5倍[1],其严重程度、复发率和病死率亦高于非AF性卒中[2,3]。合理的抗凝治疗可使AF患者的缺血性卒中风险降低53%~64%[4,5],其重要性在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均有体现[6]。目前临床使用的口服抗凝药包括维生素K拮抗药(vitaminKantagonist,VKA)华法林和新型抗凝药(non-vitaminKnovelanticoagulants,NOACs),后者包括直接凝血酶抑制药达比加群(dabigatran)以及直接Ⅹa因子抑制药利伐沙班(rivaroxaban)、阿哌沙班(apixaban)、依度沙班(edoxaban)和贝曲沙班(betrixban),目前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已先后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认证,依度沙班正等待FDA申请通过,贝曲沙班正进行Ⅲ期临床试验。与华法林相比,NOACs具有起效快、抗凝效果可预见、无需常规监测凝血功能、受食物和(或)药物干扰少等优点[7],被推荐用于有缺血性脑血管病史或CHA2DS2-VASc评分≥2分的AF患者[8]。然而,由于历史较短,NOACs的使用仍然存在诸多争论。欧洲心脏节律协会(EuropeanHeartRhythmAssociation,EHRA)认为,目前在NOACs的使用中有15个需要临床可靠证据证实的问题,其中包括错误剂量的处理、伴有慢性肾病和药物过量的处理[9]。相关专家亦认为,NOACs的使用经常存在病例选择和剂量不恰当以及监控等常见错误[7]。由此可见,NOACs的剂量问题不仅关乎抗凝效果,而且更是临床亟待解决的常见问题。

1 NOACs的使用现状

在抗凝方式选择方面,GLORIA-AF注册研究显示,欧洲和北美AF患者的抗凝治疗率分别高达90.2%和78.2%,且NOACs的使用率已超过华法林;而在亚洲AF患者的抗凝治疗率仅为60.7%,而且NOACs的使用率低于华法林[10]。此外,在使用NOACs时剂量多偏小,尤其是在老年人中。Rose等[11]的调查显示,临床抗凝治疗时调控的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INR)目标值多偏低,34%的患者INR1.0。日本AF抗凝治疗指南[12]认为,当非瓣膜性AF患者服用华法林时,≥75岁的患者INR宜控制在1.6~2.6,而75岁以下的患者则控制在2.0~3.0。然而,这样的选择不一定正确,因为随机试验显示电脑辅助计算得出的药物剂量和INR目标值均高于人工计算结果,且电脑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有显著优势[13]。由此可见,目前医生控制的INR目标值可能低于理论值。

INR目标值与出血风险之间并非呈线性关系,当INR在2.0~3.0之间时,出血风险较低但并非为零[14]。与之类似,几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均显示,低强度华法林治疗不会增高出血风险[15,16]。然而,尽管低INR对控制出血有利,但却会显著增高血栓栓塞风险[11]。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uropeanSocietyofCardiology,ESC)AF指南指出,使用华法林除需监测INR值外,亦需控制INR达到治疗范围的时间(timeintherapeuticrange,TTR)70%[17]。

2 使用小剂量NOACs的可能原因

2.1 规避风险

在选择抗凝方案时,医生多偏好选用安全性较高的药物或剂量,主要是为了降低出血风险。根据GARFIED注册研究的分析结果,在药物选择方面,有48.3%CHA2DS2评分≥2分的AF患者被建议选择达比加群而非VKA,主要考虑到以下原因:(1)出血风险;(2)担心患者依从性;(3)指南推荐;(4)病情恶化风险;(5)降低卒中风险;(7)其他;而在剂量选择方面,则多偏好小剂量[18]。美国医疗保险患者统计分析也显示,在接受达比加群治疗的AF患者中,16%使用了偏小的剂量,即75mg,2次/d[19]。

2.2 医生与患者偏好的矛盾

偏好的矛盾主要指医生与患者对风险选择的偏好不同。在临床实践中,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新型抗凝药预防卒中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