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医生,我今天出院,上周做了换瓣+房颤外科射频消融手术,是不是做了射频消融手术,我的房颤就好了,后续还需要长期吃药吗?
答
01
那么什么是房颤?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心房呈无序激动和无效收缩的房性节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心房纤颤常见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心室率快而不规律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心绞痛、急性心力衰竭、脑栓塞等情况,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恢复窦性心律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手术预后尤为重要。多个研究均显示房颤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明显增加,随着老年人人口比例增加,房颤已经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之一。
02
如何治疗?大多数患者都是心脏瓣膜病、冠心病等合并房颤,少数人单发房颤,目前,治疗房颤恢复窦性心律的主要方法有药物复律、电复律、射频消融术和迷宫手术等。其中,环肺静脉线性射频消融术不仅隔离肺静脉,而且提高了心房基质重构,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最主流的方法。
国外数据显示,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成功率达90%以上,但国内复发率为20%~40%。此外,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3个月内)是房颤射频消融后长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术后3个月后若出现房性心律失常,房颤复发的风险将显著增加。对于术后3个月内复发的患者,早期接受复律治疗,可阻止心房肌细胞退行性变和心肌间质纤维化,以及结构重塑和电重构,改善心房颤动,降低晚期复发率。因此,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空白期内,常常需要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抑制房颤发作。
目前临床上治疗心房纤颤的药物种类较多,其中以洋地*、胺碘酮药物治疗为主。
洋地*类药物(如:地高辛)作为一种控制心室率药物,可通过阻碍神经系统传输从而有效抑制患者的心室传导功能,达到抑制心律失常的治疗目的。因洋地*类大部分是经肾脏排泄,而发生心房纤颤的患者多为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在体内代谢转化少,易出现中*并发症,故而不符合临床理想疗效。且相较于胺碘酮,疗效一般。
胺碘酮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可通过阻断钙离子通道抑制钙内流、阻断钾离子通道抑制钾外流的方式,来减低房室、窦房结交界区的自律性,减慢心肌传导速度,从而延长心肌细胞的不应期。同时胺碘酮的非竞争性α和β肾上腺素能的拮抗作用可直接作用于心肌动脉平滑肌以增加冠状动脉输出量,从而降低外周阻力,达到控制血压、心率的目的。并且胺碘酮生物利用度高,可在肝内代谢消除故而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少,临床效果佳。
综上所述,与洋地*类药物相比,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因此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空白期内(3个月内)口服胺碘酮,能够改善患者血压、心率情况,更有利于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
编辑:喜喜
心胸外科团队
心胸外科技术力量雄厚,心胸外科医、教、研迅速发展,初步建立了专业设施完备、人才结构合理、技术水平较高、学术思想先进的三级学科,是广东省“十一五”医学重点和特色专科;心血管科、器官移植中心均于年获得广东省“十一五”医学特色专科,胸外科于年获评为广东省重点专科。
更多精彩内容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