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疗招聘备考
医院、三亚基层招聘正在报名中,你报名了吗?关于报名详情,请戳《招聘人,三亚医疗招聘》今天为大家准备了护理专业的考点,大家慢慢“享用”~考点1·医院环境1.空间: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1米,必要时设置屏风。
2.温度:病室内的适宜温度是18~22℃。新生儿及老年病人,室温保持在22~24℃为宜。
3.湿度:病室内的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湿度过低对呼吸道疾患或气管切开病人尤其不利。
4.通风:一般通风30分钟即可达到置换室内空气的目的。
5.噪声:白天病区较理想的噪声强度为35~40dB。噪声强度在50~60dB时,即能产生相应干扰。当其高达dB以上,可造成高频率的听力损失,甚至永久性失聪。
6.工作人员应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
1.医院病区患者休养的适宜环境是:
A.产妇病室应注意保暖,不能开窗通气,以免产妇着凉
B.气管切开患者室内湿度应在35%左右
C.婴儿室冬季室温在22~24℃
D.破伤风患者室内光照应充足
C。解析:一般室温保持在18~22℃较为适宜,新生儿及老年患者室温保持在22~24℃为佳;气管切开患者室内湿度应比一般病室的高;破伤风患者室内应避光。
考点2·常见的9种卧位1.仰卧位
(1)去枕仰卧位:去枕仰卧,枕头横置床头,头偏向一侧。
①全身麻醉未清醒或昏迷患者,以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引起窒息或肺部感染。
②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6~8小时的患者,避免过早抬高头部致使脑脊液自穿刺处渗出至脊膜腔外,造成脑压过低,牵张颅内静脉窦和脑膜等组织而引起头痛。
(2)中凹卧位(休克卧位):头胸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适用于休克患者,抬高头胸部,保持气道通畅,有利于通气,改善缺氧症状;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回心血量。
(3)屈膝仰卧位:腹部检查或接受导尿、会阴冲洗等。
2.侧卧位
(1)灌肠、肛门检查及配合胃镜、肠镜检查等。
(2)预防压疮等并发症。
(3)臀部肌内注射(下腿弯曲,上腿伸直)。
3.半坐卧位
(1)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患者:减少局部出血。
(2)心肺疾病所引起的呼吸困难:膈肌下降,胸腔容积扩大,减轻腹腔脏器对心肺的压迫,增加肺活量。
(3)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促进炎症局限,防止炎症蔓延引起膈下脓肿。
(4)腹部手术后的患者:减轻腹部缝合处的张力,减轻疼痛,有利于切口愈合。
(5)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适应体位变化,向站立过渡。
4.端坐位:心力衰竭、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患者。
5.俯卧位
(1)腰背部检查或胰、胆管造影检查的患者。
(2)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患者。
(3)胃肠胀气所致的腹痛。
6.头低足高位
(1)肺部引流物引流,使痰易于咳出。
(2)十二指肠引流,有利于胆汁的引出。
(3)妊娠时胎膜早破,防止脐带脱出。
(4)跟骨或胫骨结节牵引时,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
7.头高足低位
(1)颈椎骨折的患者颅骨牵引时,作为反牵引力。
(2)减轻颅内压,预防脑水肿。
(3)颅脑手术后的患者。
8.膝胸卧位
(1)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
(2)矫正胎位不正或子宫后倾。
(3)促进产后子宫复原。
9.截石位
(1)会阴、肛门部位的检查、治疗或手术。
(2)产妇分娩。
2.去枕仰卧位适用于:
A.全身麻醉未清醒者B.腹部检查
C.导尿时D.休克患者
A。解析:去枕仰卧位适用于:(1)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可避免呕吐物误入气管而引起窒息或肺部并发症;(2)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患者,可预防颅内压降低而引起的头痛。
考点3·常见的输液反应及处理措施1.输液反应:发热反应;心力衰竭、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2.肺水肿(1)输液过程中,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查体:肺部可闻及湿啰音,应考虑为:急性肺水肿。(2)急性肺水肿病人应采取的紧急护理措施是:协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3)急性肺水肿病人给予6~8L/min高流量吸氧。给氧时,湿化瓶内可加入20%~30%乙醇,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3.空气栓塞(1)输液过程中,病人感到胸部异常不适或胸骨后疼痛,随即发生呼吸困难、严重发绀、濒死感。听诊心前区闻及持续响亮的“水泡声”。(2)立即取头低足高、左侧卧位。4.静脉炎(1)临床表现: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2)护理措施:立即停止在此部位静脉输液;患肢抬高并制动;可在局部用95%乙醇或50%硫酸镁行热湿敷;超短波理疗,中药外敷。3.从静脉注射部位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肿痛等症状时宜:A.适当活动患肢B.降低患肢并用硫酸镁湿敷C.抬高患肢并用硫酸镁湿敷D.生理盐水热敷C。解析: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肿痛时是出现静脉炎情况,此时需要抬高患肢并且用50%的硫酸镁溶液进行湿热敷。考点4·物理消*灭菌方法1.燃烧法:简单、迅速、彻底的灭菌方法。适用于不需保留的物品,贵重器械及锐利刀剪禁用燃烧法(以免变钝)。
2.干烤法:适用于耐热、不耐湿、蒸汽或气体不能穿透的物品。如:粉剂、油剂、玻璃器皿及金属制品的灭菌。不适用于塑料制品、纤维织物等的灭菌。
3.煮沸消*法
(1)消*前先将物品刷洗干净,物品需完全浸没;放入总物品不超过容量的3/4。
(2)水沸后开始计时,若中途加入物品,应从再次水沸后重新计时。海拔每增高m,消*时间延长2分钟。
(3)器械的轴节及容器的盖要打开,大小相同的碗、盆不能重叠。
(4)玻璃类用纱布包好,于冷水或温水时放入,橡胶类用纱布包裹,水沸后放入。
(5)加入1%~2%碳酸氢钠,沸点可达℃,既可增强杀菌作用,又可去污防锈。
4.压力蒸汽灭菌法
(1)应用最广、效果最可靠的首选灭菌方法。
(2)压力达~kPa、温度达~℃时,经20~30分钟达灭菌效果。
(3)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物品包不大于30cm×30cm×25cm,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物品包不大于30cm×30cm×50cm,不宜过紧,各包间有空隙。
(4)布类物品应放在金属、搪瓷类物品之上,避免蒸汽遇冷成水珠,使布类潮湿。
(5)最常用的是化学监测法:化学指示卡或指示胶带。
5.紫外线消*灭菌法
(1)紫外线灯最佳的杀菌波长是~nm,用于空气和物品表面的消*。
(2)空气消*:有效距离不超过2m,照射时间30~60min;物品消*:有效距离25~60cm,照射时间20~30min;温度:20~40℃;湿度:40%~60%。
(3)消*时间应从灯亮5~7分钟后开始计时,关灯后须冷却3~4分钟后再开。
(4)清洁灯管:无水乙醇纱布每2周擦拭1次。
(5)若时间超过小时,应更换灯管。
6.日光曝晒法:用于床垫、毛毯、衣服、书等物品的消*。将物品直接放于日光下,曝晒6小时可达消*效果,每隔2小时翻动1次。
4.凡士林等油剂和蜡石粉等粉剂消*灭菌方法:
A.燃烧灭菌消*B.煮沸灭菌消*
C.干烤灭菌消*D.蒸压灭菌消*
C。解析:干烤法适用于高温下不变质、不损坏、不蒸发的物品。如:粉剂、油剂、玻璃器皿及金属制品的灭菌。
考点5·心肺复苏1.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患者一旦意识丧失和大动脉搏动消失就应立即开始实施BLS技术。循环停止4~6分钟,脑组织即发生不可逆损害。
2.操作要点
(1)判断心脏骤停应在多长时间内完成:10秒。
(2)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胸骨中线与两乳头连线的相交处。
(3)按压频率:每分钟~次。
(4)按压深度:成人至少5cm,儿童至少5cm,婴儿4cm。
(5)按压和人工通气之比:30:2。双人施救:成人30:2,儿童和婴儿15:2。
3.按压有效性判断
(1)能扪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维持在60mmHg以上;
(2)口唇、面色、甲床等颜色由发绀转为红润;
(3)室颤波由细小变为粗大,甚至恢复窦性心律;
(4)瞳孔随之缩小,有时可有对光反应;
(5)呼吸逐渐恢复;
(6)昏迷变浅,出现反射或挣扎。
4.抢救心脏骤停的首选药物:肾上腺素。
治疗和预防心室颤动的首选药物:利多卡因。
颈椎损伤的病人开放气道时采用:抬颌法。
5.行胸外心脏按压术的按压部位为:
A.剑突上五横指处
B.前正中线与第五肋相交处
C.胸骨中下1/3交界处
D.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1cm处
C。解析:胸外心脏按压术的按压部位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即在胸骨中线与两乳头连线的相交处。
备考资料想要找医考资料?
但是找不到合适的?没关系!我们已经为您安排!备考课程海南医疗招聘正在进行中
你如何备考笔试
是否还在苦苦烦恼?
不如让专业的课程助你一臂之力
更多干货知识,欢迎星标我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