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作为一个医学生,最辛酸的一把泪,莫过于亲戚朋友拿着心电图结果来咨询心脏问题。一排排令人眼花瞭乱的曲线,窦性心律不齐、T波改变、ST段压低等似曾相识的专业名词,让人摸不着头脑。为了告别“心电图尴尬”,现在小编带你来一起重温心电图知识!
Q1
心电图是如何产生的?
(视频来源于网络)
心脏在每次机械收缩之前总是先有电学活动出现,之后大约0.02~0.07秒开始机械活动,使得血液在闭锁的循环系统中持续的流动,把心脏的电学活动用心电图连续标记下来的曲线图称为心电图。Q2
心电图报告该怎么看?
如上图所示,一份完整的心电图报告,一般由被检者信息、测量结果、心电图波形、分析报告组成,其中心电图波形是最重要的部分,它记录了心脏的活动。
心电图波形有P波、P-R间期、QRS波群、S-T段、T波、Q-T间期、U波等波段组成,它记录在坐标纸上,坐标纸由1mm宽和1mm高的小格组成,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电压。通常采用25mm/s纸速记录,1小格=1mm=0.04s,纵坐标电压1小格=1mm=0.1mv,心电图记录的就是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一般的12导联心电图中的I、II、III、avR、avL和avF为肢体导联记录的心脏活动,V1~V6为胸导联记录的心脏活动,例如报告中的RV5就是V5导联R波的波形活动,简言之,心电图诊断就是依据这些波形变化的不同数值得出最终的结论。作为日常了解,我们只需要了解不同的波形代表的意义以及最终的诊断结果,就可以告别对心电图报告两眼一抹黑的情况啦。
Q3
哪几种波形需要注意呢?
这里我们就结合心电图的曲线来了解几个常见诊断吧。
上图是正常心电图,正常人体心电信号由心脏的窦房结发出冲动即正常心率,也称窦性心律,正常成人每分钟60~次。
如果窦性心律最长和最短的心动周期之差大于0.12秒,诊断结果就会显示为窦性心律不齐(见上图)。因为紧张导致呼吸节奏变化也会影响窦性心律,如果没有任何其他的临床症状,可以不用担心。
上图是窦性心动过缓的心电图,可以看出P波正常,且每个心动周期都大于5个大格(25个小格),即P-P间期大于1秒,心率小于每分钟60次,此诊断常见于老年人、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窦性心动过缓者应留意自己的心率和脉率变化,老年人外出需有人陪伴,夜间不宜独居一室,有的患者还需要按时服用能临时提高心率的药物。
上图是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其中P波正常,其每一个心动周期都小于3个大格(15个小格),即P-P间期小于0.6秒,心率大于每分钟次为窦性心动过速。它可能是由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饮烈酒、浓茶、咖啡、吸烟等行为引起,一般窦性心动过速者,除了感到心跳很快外并无明显的不舒服,也有部分人没有任何症状或不适。窦性心动过速者,应经常留意自己的心率和脉搏快慢,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尽量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
上图是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他的V5大于上下纵的5格(即V5导联QRS波大于2.5mv)。
如果如果V1大于上下纵的2格(即V1导联QRS波中R/S大于1mv,也就是R波大于S波的幅度),一般为右心室肥大(见上图)。
上图是心房颤动的心电图,它的所有的P-P、Q-Q、R-R、S-S、T-T都没规律,如果除了这些波段都没规律,加上正常QRS波消失,只剩下大小不一的小波,则为心室颤动。此时病人极度危险,随时心室骤停,需要及时电除颤。
上图是ST段压低的心电图,它的V4、V5、V6的ST段下移,提示心肌缺血。
结语了解了以上这么多,是不是觉得心电图报告也不是那么难懂了呢,需要注意的是心电图正常并不意味着没有心脏病,很多心脏病患者的心电图很可能也是正常的,有些心脏病往往只会在发作时有一过性的心电图异常表现,如心绞痛、早搏等。如果心电图正常,但是又有心脏不适,建议做进一步专科检查。
不发作时心电图很可能是正常的,因此即便没有明显不适,也建议患者定期监测心电图,以利于心脏病变的及早发现和早期治疗,最后给大家分享一首好听的心电图之歌,也祝大家都有一颗强健有力的好心脏!
(视频来源于网络)
本期作者:谌一凡
指导老师:彭丽丽
1
END
1
中医湘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