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预防系列④
——心房颤动篇
林群脑卒中,民间俗称中风,是指多种原因引发脑血管受损,继而导致脑组织损害,而引起临床症状的疾病,实际上包括缺血性卒中(主要包括脑梗死)和出血性卒中(主要包括脑出血)。大于四分之三的卒中属于缺血性卒中。
脑卒中现在已经超过癌症,成为中国居民首位死亡原因,它会给病人、家人以及社会带来重大负担。然而,中风虽可怕,却是可以预防的。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中风预防的一个重点——心房颤动。
什么是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是因为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而导致的心脏跳动不规则,通常心跳会加快。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
心房颤动为什么为引起中风?
心房内血液的流动是有规律的,心房颤动时心房血液形成涡流等不规律的血流,此时血液内的血小板等成分容易在心房内的角落里形成血栓。而这个血栓又是十分不稳定的,随时有脱落可能,脱落下来的血栓随着血流向脑内流动时可能堵住血管,引起相应部分脑组织的缺血,就导致中风了。研究证实心房颤动患者的中风风险比健康人高4-5倍。
心房颤动怎么治疗?
首选把房颤变成正常的心跳,维持窦性心律,可以通过药物,但目前药物效果只有30%~40%,目前进展较多的是消融术,无论是冷冻消融还是导管消融,对于阵发房颤维持窦性心律可达到70%的效果,明显优于药物。
心房颤动通过上面的方法无法纠正怎么办?
如果病人已不能转成正常的心跳,就要预防血栓。预防血栓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华法林抗凝,但该药受药物及食物影响大,需频繁监测凝血功能;现有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该药疗效可靠,无需监测凝血功能,价格较贵;此外,还有非药物的器械治疗方法,如把血栓最常见的部位(左心耳)封堵起来,让左心耳血栓不要掉出来,引起栓塞发生。这些器械的治疗方法也是目前世界上较先进的方法。
房颤未及时治疗,发生中风了怎么办?
发生中风及时就诊,检查明确是房颤血栓脱落堵住大血管导致中风,现在的医疗技术也可以通过微创手术,进入血管,取出堵塞血管的血栓,从而开通血管,挽救大脑。
作者:林群
副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周二下午
审阅:陆川
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终审:孙*
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
END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