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年轻人,猝死的四大危险因素不得不防
TUhjnbcbe - 2021/6/29 19:41:00
治疗白癜风去哪里好 http://m.39.net/pf/a_4476482.html

30岁的我与死神擦肩而过

我是标准的90后,因为有点胖,外号“小胖”。前几年参加工作体检,发现有高血压,我并没有在意,记得就吃药,忘记了就没管它了。我想,这么多人高血压不都活得好好的,更何况我觉得自己身体蛮好,没有任何症状,也没把这当回事。之前一段时间工作很忙,压力也很大,经常加班甚至熬夜赶进度。连续大半个月,和同事都是外卖加熬夜加宵夜。总算工作圆满告一段落,同事一起出去喝酒庆功。虽然我最近确实有点累了,但看到同事热情高涨,自己想着我才30岁,难道身体还比不上其他年纪大的老同事?以后怎么在单位混呢?饭桌上,我开始觉得自己胃不舒服,反胃、恶心、呕吐,而且胸背一阵剧痛,让我差点昏迷过去。图1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CTA)显示A型主动脉夹层

医院急诊科,在那里接受了相关检查,被确诊为“主动脉夹层”,而且还是最严重的A型(图1),需要急诊手术。

住院康复期间,我心里充满疑问:我这么年轻,就是有点胖,有点高血压,怎么就和死神碰上了?

这位患者的疑问,其实也是很多年轻人的疑问。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医学博士郑智告诉

保险小咖(ka)。殊不知,你不以为意的这些危险因素,正是青年猝死的四大因素。

近年来,中青年猝死的新闻时有报导,大部分是与心血管有关,称为心源性猝死。当中不乏70后、80后的中青年,更有90后的小年轻。

他们中除了普通老百姓,也有娱乐圈明星,有商界精英,就连体育健将,甚至年轻医生也难以逃脱心源性猝死的厄运。

图2娱乐圈明星(36岁)因主动脉夹层离世

图3娱乐圈明星(25岁)因心血管病离世

图4网红明星(29岁)发生猝死,体重曾达多斤

图5商界精英(44岁)因心梗离世

青年猝死的病因

在危险因素长年累月的危害作用下,人体心血管系统发生病变,一旦到达某个极限,就可能诱发猝死。常见的心源性猝死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心梗心梗是人体供应心脏本身的冠脉血管因为堵塞狭窄或痉挛而引起急性心肌缺血缺氧。严重心梗导致心脏泵功能衰竭而引起死亡。2、主动脉夹层主动脉作为人体最粗的一根血管,其管壁主要由三层结构构成:内膜、中膜、外膜。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壁内膜上出现一个撕裂口,血液由此破口进入并将主动脉壁内膜、中膜及外膜分开,血液夹在这三层膜之间,形成像三夹板一样的结构,并沿着主动脉长轴方向逐渐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真假两腔的分离状态,称为主动脉夹层。一旦外膜再次破裂,人体可以在极短时间内死亡。3、爆发性心肌炎通常以感冒症状发病,迅速发展为以心肌细胞广泛受损为特征,出现心衰、呼吸衰竭甚至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急性起病者可以出现心跳骤停而发生猝死,死亡率极高。4、致命性心律失常包括遗传性心律失常和上述三种疾病导致的致命性心律失常。如果没有及时停止致命性心律失常,心脏将很快停止跳动而发生猝死。

年轻人猝死的四大危险因素

上面提到的这些年轻人发生心源性猝死的背后,都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1、熬夜

熬夜正在侵蚀着每个人的身体。殊不知,每熬一次夜对于身体,特别是心血管系统,伤害巨大。

2、肥胖

肥胖是百病之源,与心血管病更是密切相关。近年来,临床上碰到很多体重斤以上的主动脉夹层青年患者。

其实,除了体重这个指标外,腹围这个指标更能反映内脏脂肪分布,而后者与心血管病的发生更加密切相关。

如果以正常成人腹围90cm(男),85cm(女)为腹型肥胖的标准,很多看起来“瘦”的人可能都进入了肥胖行列。

3、不良生活嗜好

喝酒除了对消化系统产生直接危害,对心血管系统危害也不小。酒精诱发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斑块脱落堵塞血管,甚至造成血管破裂。

和大量饮酒相当的,就是吸烟,吸烟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增加心梗、心衰的发生率,已毋庸置疑,而很多人却把吸烟当成时尚,用来标榜自己的气质和特立独行,或者成为社交手段之一,殊不知和香烟一起燃烧的,还有自己的生命。

很多人对于“吸烟危害健康”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吸烟伤肺”的层面。殊不知,吸进身体的烟,除了伤肺,其实更伤心。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通过吸进肺内毛细血管而到达人体心血管系统,从而引起动脉硬化、粥样斑块形成等危害。

4、高血压

很多年轻人有高血压,但他们却不当回事,认为高血压没有症状就可以不管、不吃药。

而高血压这个“沉默的杀手”,一旦出现致命性并发症,如主动脉夹层,后果将不堪设想。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即使没有基础心脏疾病的人群,也需要注意这三种疾病,把血压、血糖和血脂的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对于已确诊心脏病的人群,就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当三高叠加在心脏病的基础上,产生的往往是1+1>2的效果,雪上加一层很厚很厚的霜,诱发猝死。

正是由于这四个“不起眼”的危险因素,很多年轻人正一步一步靠近死神而不自知。

拒绝住院的董事长5天后猝死:老婆还年轻,女儿还小,钱还没花完。

青年猝死的预防

任何的猝死都不是偶然发生的,都是蓄谋已久的。青年人仗着年轻的身体资本,肆意透支着生命,结果在死神来到面前时仍全然不知。

远离上述四大危险因素,建立良好生活方式,避免肥胖、熬夜,定期进行心血管检查,才是远离猝死的根本。

在生死面前,没有人会不努力,再难,也要和死神抗争。对于长QT综合征的患者更是如此,因这些患者多数年轻,未来有着无数的梦想和可能。

首先起始的治疗叫做去除诱因,比如长QT综合征1型的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游泳;长QT综合征2型的患者,避免突然的铃声刺激;长QT综合征3型的患者,注意夜间睡眠中的猝死等。

而后对于多数的长QT综合征患者,需要开始β-受体阻断剂的治疗,以非选择性的β受体阻断剂效果为佳,如普萘洛尔、纳多洛尔等。

β受体阻断剂可显著减少长QT综合征患者发生室速、室颤的风险。在应用了充分的β受体阻断剂后还是反复发生晕厥,或者室速时,需要植入ICD,进行猝死的预防。部分患者也可考虑交感神经节切除术。

看似结构正常的心脏,也可能因遗传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

多一些认识,早一点识别,就能让这些年轻的患者,多一些走向未来的可能,破坏死神的阴谋,还他们以寿终正寝、自然死亡的幸福!

过度的焦虑,当今社会,多数人的都在焦虑着,焦虑收入,焦虑阶层,焦虑未来,焦虑孩子,焦虑父母。负能量无处不在。但我们还是要学会调节,把这些负能量释放出去,不要积压在心里,无尽的焦虑和失望,会产生躯体症状,这里和那里的不舒服,反过来进一步加重心里的焦虑,而这种持续的焦虑状态,促使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使得本已脆弱的心脏,来到奔溃的边缘,在一个个不起眼的诱因作用下,就会发生恶性事件,到时候只能悔之晚矣。

保险小咖有话说

很多人在发现身体有些病痛之后,才想着去购买保险。却发现达不到健康告知要求,许多产品已经将他们拒之门外了。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

保险小咖(ka)一直强调的趁早投保有多重要。

人的健康状况是在不断变化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出毛病的可能性也更大。

很多人买保险喜欢等,等到最后,有钱可能也买不到合适的产品了。

不过如果身体已经出现了病痛,在选择保险产品时,可以优先选择对该种疾病没有做健康告知要求的产品。

但是无论是重疾险还是医疗险,健康告知都比较严格,涉及的病种比较广,所以身体状况不佳的朋友基本上都要进行智能核保或者人工核保。

没有人因为买了保险而倾家荡产,但的确有很多家庭因为没有买足够的保险而人财两空,保险不能改变生活,但能防止生活被改变!

很多人觉得自己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根本拿不出钱来买保险,这种理念是错误的。越是家庭经济脆弱的人,对保险的需求度也越强。

人活在这个世上,总要明白一些道理:无论你相信还是不相信,风险都是存在的。如果你不能轻松的解决人生的风险,那么你就肯定需要保险。

咨询、投保、有话说,可以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轻人,猝死的四大危险因素不得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