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卡因的作用:
①降低自律性选择性作用于浦肯野纤维,促进4相K+外流和抑制Na+内流。
②相对延长ERP,促进3相K+外流,缩短浦肯野纤维的APD和ERP,ERP相对延长。
③高浓度则抑制传导,使单向传导阻滞转为双向传导阻滞,消除折返激动.对因受损而部分除极的心肌组织,可消除单向传导阻滞和折返激动。
钠通道阻滞药:
Ib类:代表药有利多卡因。
本品首关效应明显,不宜口服,故须静脉注射给药。临床经静脉注射给药,作用迅速,但其分布半衰期仅约8分钟,故一次静脉给药作用仅维持10~20分钟。血浆蛋白结合率约70%,体内分布广泛,表观分布容积为1L/kg,心肌药物浓度为血药浓度3倍。消除半衰期为1~2小时,主要在肝内经脱乙基代谢代谢物具有药理活性。仅10%以原形经肾排泄。
迅速阻滞激活型和失活型钠通道。治疗量血药浓度(1.5~5ug/ml)即可降低浦氏纤维和心室肌4相自动除极速率,降低异位节律点自律性并提高阙电位。其对正常生理状况下希-浦系统传导速率无影响。在心肌缺血胞外K*浓度偏高时,有明显减慢传导的作用。缩短浦氏纤维及心室肌APD和ERP,对APD缩短更为明显,故ERP相对延长。
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静脉注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的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为首选药。用于转复急性心肌梗死或强心苷中*所致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也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如洋地*中*、外科手术,特别是危急病例者。给药方法:负荷量1.0mg/kg体重,3~5分钟内静注,继以1~2mg/min静滴维持。如无效,5~10分钟后可重复负荷量,但1h内最大用量不超过~mg(4.5mg/kg),最大维持量为4mg/min。连续应用24~48h后半衰期延长,应减少维持量。应用过程中随时观察疗效和*性反应。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α,酸性糖蛋白浓度增高,与利多卡因结合增多,使其游离药物浓度降低,作用减弱,故宜提高本品静脉滴注速率,以相应提高血浆利多卡因浓度。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利多卡因分布容积及清除率降低,故临床应适当降低本品的负荷量及维持量。
肝功能不良患者本品清除率降低,分布容积增大,清除半衰期明显延长,故其维持量应适当降低。可降低肝脏血流量的药物如维拉帕米、西咪替丁均可能降低利多卡因清除率,故联合应用时,应适当降低本品维持量的静脉输注速度。
不良反应较轻,包括①神经系统反应,如头晕、嗜睡或激动不安,大剂量时致惊厥等;②心血管反应,大剂量致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和血压下降等。
考点68:COHb碳氧血红蛋白
正常人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可达5%~10%,其中有少量来自内源性一氧化碳,约为0.4%~0.7%。
轻度一氧化碳中*者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可高于10%,
中度中*者可高于30%,
严重中*时可高于50%
但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测定必须及时,脱离一氧化碳接触8小时后碳氧血红蛋白即可降至正常且与临床症状间可不呈平行关系。
碳氧血红蛋白是由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形成.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倍,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只有氧血红蛋白的1/.因此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不仅减少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而且抑制、减慢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和氧的释放.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的浓度与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成正比.中*症状取决于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的浓度。
考点69:肝癌的转移途径:1、肝内转移易侵犯门静脉及分支并形成癌栓,脱落后在肝内引起多发性转移灶。2、肝外转移①血行转移:常转移至肺,其他部位有脑、肾上腺、肾及骨骼等,甚至可见肝静脉中癌栓延至下腔静脉及右心房。原发性肝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是肝内门静脉系统。②淋巴转移:常见肝门淋巴结转移,也可转移至胰、脾、主动脉旁及锁骨上淋巴结。③种植转移:少见,从肝表面脱落的癌细胞可种植在腹膜、横膈、盆腔等处,引起血性腹腔积液、胸腔积液。女性可有卵巢转移。乳腺癌:腋窝淋巴结-锁骨上、锁骨下淋巴结;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依次为肺骨肝。
结肠癌:主要经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多见于肝,其次肺、骨。
直肠癌:主要经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多见于肝,肺、骨、脑。
胃癌:主要经淋巴转移;常见转移至肝,肺、胰、骨骼。终末期胃癌可经胸导管向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或经肝圆韧带转移至脐部。
肺癌:常见的是淋巴转移;血行转移是其晚期表现,常见的有肝、骨骼、脑、肾上腺。
原发肝癌:极易侵犯门静脉分支形成肝内播散;肝外血行转移最多见于肺,其次为骨、脑。淋巴转移至肝门淋巴结最多
考点70: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一过性氮质血症、血清补体降低。
考点71:呼吸类型婴幼儿腹式呼吸:呼吸肌发育不全,胸廓活动范围小小儿混合式胸腹式呼吸:随年龄增长,呼吸肌渐发达,膈肌下降,肋骨由水平位逐渐倾斜正常男性和儿童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胸廓下部及上腹部的动度较大,而形成腹式呼吸。
女性肋间肌的运动为主,胸式呼吸
考点72:肝裂伤1、肝单纯的裂伤,裂口深度小于2cm,可不必清创,予以单纯缝合修补即可。
2、对于严重的肝外伤,彻底清创和止血是手术的关键步骤之一。因为肝伤口处很可能有失活的肝组织,创口内可能有肝组织碎块或异物,伤口深处很可能有恬动性出血等,若不予以彻底清创,清除失活的肝组织及异物。就有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考点73: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immunethrombocytopenic,ITP)以往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是一种复杂的多种机制共同参与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的发生是由于病人对自身血小板抗原免疫失耐受,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与血小板生成受抑,导致血小板减少,伴或不伴皮肤黏膜出血。
ITP的发病率为(5~10)/10万人口,男女发病率相近,育龄期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6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为60岁以下人群的2倍,且出血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考点74:真菌感染多见于二次感染。
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常见于长期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广谱抗生素、肿瘤化疗以及经插管输液(特别是高营养治疗)、透析疗法等患者.以白念珠菌最为多见,多数伴细菌感染.大多发生在严重原发疾病的后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