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请注意心源性猝死的十个ldquo魔鬼
TUhjnbcbe - 2021/2/24 4:08:00

昨天晚上,42岁的凡医院就诊。三小时前,他出现了胸闷气急的情况,因担心自己被植入支架的心脏再一次出现问题,他赶紧到急诊科就医。经过诊治,医生判断应该是最近气温快速下降,而凡先生本身具有冠心病病史,于是就出现了不稳定性心绞痛。好在他就医及时,在心内科住院期间情况非常稳定。

最近天气来了一个°大转弯,

秋衣秋裤大棉袄出现在大家视野里,

随之而来的就是

冠心病、心梗、心绞痛等多种心血管疾病。

据心内科主任刘腊平介绍,每年11月到来年3月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因为这段时间天气非常冷,血液浓稠度就会增加、血压容易不稳定,血液不但极易凝固还可能让本身就存在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增加发生心肌梗死、肺栓塞、脑中风、心绞痛的急性发作。如果从事高强度工作精神压力大、经常熬夜以及有心脑血管病史又不注意饮食的患者很容易发生猝死。

昨天刷屏的“高以翔去世”,

让大家着实吓了一跳。

在这个震惊消息中最显眼的便是

“心源性猝死”

每年都有大学生,在体测跑步时倒下;每年都有“身体不错”的小伙子,在球场上昏厥;每场马拉松,都有救护车紧张“陪跑”。“猝死”的新闻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冒出来。跑步,似乎也从一项健身运动变成了高危项目。

什么是运动性猝死

运动性猝死,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发生的非创伤性意外死亡。“心源性猝死”是运动性猝死的主要表现形式,刺激因素包括:急性心肌缺血、交感神经兴奋和血流动力异常引起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等。也就是说,“运动性猝死”并非凭白无故的发生,而是心脏自身的器质性缺陷受到刺激因素而诱发的。

猝死来得很快,

让人猝不及防,

尤其这些人要特别注意。

猝死高危人群心源性猝死的高发年龄是40—50岁男性猝死风险是女性的4—5倍吸烟者、肥胖者、缺乏运动者及工作紧张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糖尿病患者有家族遗传病史者

研究发现,

猝死的人中超过80%是心源性的,

尤其在下面这些时刻最容易发生。

猝死的10个“魔*时刻”

1.暴饮暴食

如果吃得太多,为了消化食物,血液会向胃肠转移,供应心脏的血液也就相对减少,从而加重心肌缺血;如果吃得过于油腻,摄入脂肪太多,血液中的脂肪含量也会迅速升高,从而减慢血液流动速度,容易形成血栓,引发心肌梗死。

2.用力排便

当用力排便时,会引起腹压、血压升高,同时心率也会加快,这时候会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发生心肌急性缺血,甚至可引发心肌梗死。而且血管压力增大、血流速度加快,容易把血管壁上的斑块冲刷下来,这些斑块会堵塞血管,引发急性心梗甚至猝死。

3.洗澡

洗澡时全身血管扩张,长时间待在密闭缺氧的环境里,容易引起大脑和心脏缺血。饭后不要马上洗澡。

4.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会迫使心脏加倍工作,心脏强烈收缩舒张,造成血压突然升高,心率过快,心肌缺氧,甚至诱发心肌梗死。

5.过度悲伤

当悲伤情绪无法排解时,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分泌出大量激素,使心跳加速、动脉收缩,心肌供血减少,继而引起如胸痛、气短和休克等症状。

6.压力过大

连续加班、长期压力过大,交感神经系统会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导致心脏负担过大,可能引发心脏病。

7.情绪激动

情绪激动容易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容易引发心肌缺血。

8.早上起床

早上猛地起床,会对心脏、关节造成突然的负担,特别是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呼吸、心跳加快,血流加速,血压骤然上升。

9.鼾睡

“打呼噜”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的一个表现,这个疾病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可导致夜间急性心肌缺血,严重时还会诱发急性心梗。

10.气温骤变

当气温骤降时,人体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脏需要更用力地泵血,这会为一部分人带来健康隐患。一项研究发现,在众多的天气参数中,寒冷、风大和日照时间缩短会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其中,气温对心肌梗死的影响最为明显。

面对发生猝死的患者,

身边的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急救。

出手急救,把握*金四分钟

医生提醒,当在运动中出现任何的不舒服,请你放慢你的运动速度,或者完全停止下来。因为如果持续下去的话,它反而会对你的健康产生危害,安全的运动才是健康的运动。

科普内容综合自健康中国、生命时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推荐

58岁老戏骨程思寒突然离世,都是因为这个病

所有的猝死都是“蓄谋已久”!出现这些信号一定要小心

男子双腿酸胀无力,原因竟是喜欢吃这种食物……

健康让生活更美好

BetterHealth,BetterLife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请注意心源性猝死的十个ldquo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