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已被证实可降低无禁忌证冠心病患者的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来自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讨论制定了《应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规范治疗冠心病的中国专家共识》,就不同患者人群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提出指导建议。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β受体阻滞剂临床应用推荐除非有禁忌证,口服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STEMI伴有心力衰竭和(或)左心室射血分数≤40%的患者。(ⅠA)
出院后应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采用最大耐受剂量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ⅠB)
对于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应开始并持续β受体阻滞剂治疗至少3年。(ⅠB)
若无禁忌证,所有急性STEMI患者应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常规口服β受体阻滞剂。(ⅡaB)
STEMI患者发病24h内若有β受体阻滞剂使用禁忌,24h后应该重新评估。(ⅠC)
合并低血压、急性心力衰竭、高度房室阻滞或严重心动过缓的患者禁用β受体阻滞剂(ⅢB)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β受体阻滞剂临床应用推荐对于心力衰竭稳定后或伴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的NSTE-ACS患者,建议持续使用3种β受体阻滞剂之一(美托洛尔缓释剂型、卡维地洛或比索洛尔)治疗,以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ⅠC)
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对伴有休克危险因素的NSTE-ACS患者具有潜在风险,急性期仅应用于无禁忌证且有剧烈缺血性胸痛或伴血压显著升高,而其他处理未能缓解的患者。(ⅡaB)
对于可疑或证实血管痉挛性心绞痛应避免使用β受体阻滞剂,考虑应用钙拮抗剂(CCB)和硝酸酯类药物治疗。(ⅡaB)
给予低危患者每日服用阿司匹林、短效硝酸甘油和其他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并提供运动水平和随访指导。(ⅡaC)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β受体阻滞剂临床应用推荐β受体阻滞剂和(或)钙拮抗剂是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控制心率和症状的一线治疗。(ⅠA)
如无禁忌,建议初始选择β受体阻滞剂,目前倾向于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剂型、比索洛尔,并逐步增加至维持量。(ⅠA)
慢性心绞痛或心肌缺血伴高血压,既往有心肌梗死或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首选β受体阻滞剂。(ⅠA)
除非有禁忌证,否则应对伴有心力衰竭或既往心肌梗死的所有心功能不全(左心室射血分数40%)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使用应限于卡维地洛、美托洛尔缓释剂型或比索洛尔,这些药物已被证明可降低死亡风险。(ⅠA)
β受体阻滞剂是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一线治疗。(ⅠB)
当起始使用β受体阻滞剂效果不佳时,建议联用钙拮抗剂或长效硝酸酯类药物。(ⅠB)
所有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无论既往有无心肌梗死病史,均应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以控制心肌缺血、预防心肌梗死和改善生存率。(ⅠB)
对既往心肌梗死史,或合并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的慢性心力衰竭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如可耐受,建议调整β受体阻滞剂剂量使静息心率控制在55~60次/min。(ⅡaB)
心肌缺血面积较大(10%)且无症状的患者应考虑应用β受体阻滞剂。(ⅡaC)
血管痉挛性心绞痛应避免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考虑钙拮抗剂和硝酸酯类药物。(ⅡaB)
β受体阻滞剂用于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推荐心房颤动
β受体阻滞剂可用于不伴有预激综合征的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室率控制;以及心房颤动患者的长期心室率控制。(ⅠB)
心房扑动
血液动力学相对稳定患者,控制心房扑动的心室率。(ⅠC)
室上性心律失常
异位性房性心动过速(预防复发);(ⅠB)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ⅠC)
室性心律失常
控制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律失常,预防心室颤动,应首先考虑β受体阻滞剂;(ⅠA)
若无禁忌,心肌梗死后血运重建48h内为预防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应给予口服β受体阻滞剂预防心脏性猝死;(ⅡaB)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反复发作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推荐静脉或口服β受体阻滞剂;(ⅠB)
所有持续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电风暴患者均应考虑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和利多卡因治疗。(ⅡaC)
长QT综合征
QTc≥ms的无症状患者和(或)既往有症状的患者。(ⅠB)
以上内容摘自:应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规范治疗冠心病中国专家共识组.应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规范治疗冠心病的中国专家共识.中国循环杂志.,35(2):-.
原文请见“阅读原文”
精彩回顾(点击查看)
?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这6个问题你清楚吗?
?静脉应用β受体阻滞剂,这些内容你都清楚吗?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发布!
?ESC慢性冠脉综合征指南要点一览!
?ACS患者心律失常的管理,欧洲发布最新共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前段时间,接到一位朋友的电话,问我北京降压零号还能用吗?说他已用这个降压药物30多年了,血压一直控制很好,也未觉有什么副作用。医院看病开药,医生总是众口一个说法:你一不缺钱,二又有医保,好药新药这么多,为啥不换新药呢?
后来与这位朋友见面详谈才知道他也听过医生建议,用过“地平”类药物,踝部肿的很严重;用“普利”,用“沙坦”时,都有难以耐受的干咳,家人说如同得了“痨病”一样。
我还有一位老患者用复方降压片40多年了,血压平稳,无副作用,现已过90岁了。
北京降压零号大约一元人民币一片,过去算廉价。集采后就比不少厂家生产的氨氯地平贵不少了。复降片2分钱一片,不会再集采了。
我并非鼓励大家都用老药。但用老药多年,疗效好,又安全,尤其又不耐受价位更高的新药的患者,为什么不能继续用这些老药呢?
近在京东心脏中心接诊一位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高血压用了很多种药,血压控制不住,加上北京降压0号后血压降下来了。当然告诉患者,北京降压0号中含有保钾利尿剂,注意血钾变化。
我的一位在中国科协工作的老朋友,也是我30年的老患者,他有非瓣膜病的心房颤动,多年用华法林,INR控制很稳定。我也曾劝他改用新的口服抗凝药,不需监测INR,他仍坚持不换了,华法林用久了,会用了,心里更踏实。
有些心房颤动患者经射频消融后,手术失败,心房颤动与心房扑动间断出现,比术前更痛苦,因为有心房扑动后,心室率更难控制,再次消融手术后又失败了,第三次真有些不想做了。单用β-受体阻滞剂,心室率仍控制不住,加上老药地高辛,心室率下来了,症状控制住了。
我大学的医疗系同学,在海南患了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及时做了支架。医生开了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他回香港,替格瑞洛不在医保报销范围,他看专科才解决了医保问题。但他发现疫情期间呼吸困难非常严重,戴口罩更难受,又不敢不戴。他又不发烧,核酸阴性。后来打电话问我,告知他考虑是替格瑞洛引起的副作用。他仍坚持说,支架再过一个多月了,再拖拖吧,做支架医生说这药防血栓比氯吡格雷好很多。我还是劝他何必耐受如此严重的呼吸困难呢?快点换氯吡格雷吧。
两个月前,在线上为社区医生讲课,到了提问环节,一位社区医生问,最近有专家讲阿司匹林过时了,应该用吲哚布芬替代之,后者起效快,副作用小。我打听了后者的药价,90元人民币7片,比阿司匹林贵太多了。我可能信息不灵,我回答说,我真没看到这个贵的多的药真有过硬的临床研究优于阿司匹林。
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