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31日-9月4日,年欧洲心脏病学年会在巴黎召开。会上发布了五部全新临床指南,其中包括《ESC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管理指南》,该指南同步发布在《欧洲心脏学杂志》和ESC网站上。
指南原文长达65页,医院蔡衡教授电生理团队特别将原文全文翻译整理,供各位同道查阅。(文末附英文原文下载)
严道医声将在
本周一(10月21日)——下周一(10月28日)
连续八天公布,敬请
徐 尧 邓 蕊 李 智 申悦竹
今日推送内容一览表
(点击下方图片可查看大图)
15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15.1定义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achycardia-inducedcardiomyopathy,TCM),或更准确地说是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是一种由于持续性心动过速或非常频繁的室性早搏致LV功能受损的可逆性病因,可导致HF和死亡。TCM的发病率尚不清楚,但已在所有年龄组中报告,从胎儿到老年人。
15.2机制
该综合征的描述最初见于PJRT,但我们现在知道任何慢性心律失常都可能引起TCM。由间隔APs引起的无休止AVRTs、快速型AF、特发性VT、AT和持续性异位搏动都有引起TCM的描述。对于年龄18岁的患者,局灶性AT是最常见的原因。
动物模型中快速起搏诱导细胞骨架改变和细胞外基质重塑,归因于钙循环异常、儿茶酚胺增加、β-1肾上腺素能受体密度降低、氧化应激、心肌能量储备耗竭,以及心率增快引起的心肌缺血。来自TCM患者心内膜心肌活检标本显示出与其他类型心肌病不同的特征,包括紊乱的心肌细胞和线粒体形态,以及巨噬细胞主导的心脏炎症。然而,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为何大多数室性早搏患者会是良性病程,而仅≤30%的患者可能会发展为心肌病。
15.3诊断
TCM是HF和扩张型心肌病中极少数可逆性原因之一,在任何新发LV功能不全患者中均应加以考虑。在持续或频繁的心动过速,或频繁发作室性早搏的情况下,应保持高度怀疑。TCM的确诊需要排除心肌病的其他原因,并证实在心律失常根除或心室率加以控制后LV功能最终恢复。典型的TCM表现为,LV射血分数30%,LV舒张末期直径65mm,以及LV收缩末期直径50mm。更为扩大的心室容量表明存在着潜在扩张型心肌病,尽管这两种情况有时可以重叠发生。在疑似TCM的患者中,建议使用心脏磁共振(cardiacmagneticresonance,CMR)来排除固有的结构变化。对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type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的连续评估,以及对基线NT-proBNP与随访期间NT-proBNP比率的评估,有助于鉴别TCM与不可逆的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
15.4治疗
针对疑似或确诊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引发心力衰竭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治疗建议
bpm=beatsperminute,每分钟心搏次数;ECG=electrocardiogram,心电图;HFrEF=heartfailurewithreducedejectionfraction,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LV=leftventricular,左心室;SVT=supraventriculartachycardia,室上性心动过速;TCM=tachycardiomyopathy,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aClassof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