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心飞传是由医院心脏科刘彤教授和郑州医院心内科谷云飞共同推出的一档心血管前沿文献速读栏目。每期精选国际顶级期刊心血管领域的最新文献进行深度呈现,以期让国内相关专业人员可以同步跟踪学科进展,了解前沿动态资讯,获取最新研究结论。
精选回顾
单纯房扑还需要像房颤一样抗凝吗?新英格兰杂志重磅:部分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可不再需要持续静脉抗生素治疗便携式空气过滤器对PM2.5暴露以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起搏器电极脱位的原因和预防-来自梅奥的研究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是否增加心律失常和远期死亡风险?
房颤危害再出新证据-亚临床房颤进展可增加5倍心衰住院确定心脏性猝死死亡时间和原因—尸检后CIED程控的应用价值冠状动脉周围脂肪CT值衰减——预测易损斑块新指标?永久起搏器植入指南中3秒以上长间歇标准是否需要修订?致命的血管“球”——来自新英格兰杂志的病例(附视频)吸入NO治疗心肌梗死,天方夜谭还是石破天惊?多中心回顾研究揭开急性心肌炎的真实临床特征和预后肥厚性心肌病治疗新思路,N乙酰半胱氨酸疗效如何?牙科有创操作会增加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吗?心电图判断心脏舒张功能,靠谱吗?可逆原因导致的心脏骤停也需要ICD植入?关于特发性室颤(IVF)你知道多少?预防对比剂肾脏并发症,碳酸氢钠和半胱氨酸有效吗?合并CKD的心衰患者植入ICD有害无益?真实世界晕厥患者中肺栓塞的发生率究竟有多高?眼见不一定为实!—临床目测冠脉病变狭窄程度显著高于实际测算左心房功能预测卒中神奇!起搏器可以治疗高血压了!智能手表检测房颤不再是梦!家庭贴片式心电图监测在AF诊断中效果如何?—来自JAMA杂志的最新研究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目前已经成为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标准术式。在适应症合适的患者中,这种消融手术的获益远大于风险。但是目前的研究总是存在选择偏倚,可能会低估真实世界的实际手术风险。
目前需要在未经选择患者中进行的大样本基于人群的队列老评估这种消融手术的并发症风险。本研究入选德国年健康保险记录的所有接受消融手术的心房颤动及心房扑动的患者,这两种手术在年德国已经是很成熟的技术了。
研究者分析了年德国全国接受消融手术的心房颤动及心房扑动的患者,共筛选主要诊断为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及导管消融的患者名,排除房室结消/希氏束消融、室上性心律失常如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以及消融靶点或消融能量不明的患者后,总共入选名患者(图1),根据消融靶点及能量选择,分为5组,1组:冷冻球囊隔离肺静脉或左房消融;2组:非采用冷冻球囊隔离肺静脉;3组:非采用冷冻球囊消融左心房,包括同时肺静脉隔离;4组:非采用冷冻球囊消融左心房和/或右心房;5组:仅进行右心房消融。研究者分析了以下8种手术并发症:院内死亡、心包积液、卒中、肺炎、膈神经损伤、手术穿刺处并发症、心脏骤停以及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名(组1-组4)接受左心房消融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1.7%-13.8%,其中,严重并发症(院内死亡、卒中、肺炎、膈神经损伤、心脏骤停、III度房室传导阻滞、需心包引流、需外科手术修复损伤血管或者需要输血)的发生率为3.8%-7.2%。然而,心房扑动消融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名患者中共有名患者发生并发症,占10.5%,但是,心房扑动消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却较高,共有名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占7.4%(图2)。另一方面,右心房消融与左心房消融相比,院内死亡率更高(47vs.18cases,0.34%vs.0.09%;P0.)。
图1:研究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所有手术患者分为5组
图2:根据手术方式分组后,各种术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者进一步根据手术中心的年手术量,分为年消融手术量大于例组与小于例组,分析后发现,年手术量较多的中心(>例左房消融手术/年),术后并发症较少(12.7%vs.16.4%;P0.),右房消融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各个中心并没有统计学差异(图3)。
进行肺静脉隔离和/或左心房消融的患者(组1-组4),与单独右房消融患者(组5)相比,手术穿刺处并发症、心包积液及需要心包穿刺的发生率均较高,两组间膈神经损伤、输血、血管外科手术以及卒中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然而,右房消融较左房消融院内死亡、肺炎、心脏骤停、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均较低(图4)。
图3:手术量较多的中心左房消融术后并发症较低
图4:左房消融及右房消融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率
本研究分析了德国年接受消融手术的全部心房颤动及心房扑动患者,手术并发症及严重并发症均高于既往研究报道。消融手术例数较少的中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心房扑动患者术后致命性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心房颤动患者。高龄患者伴有心脏疾病、肺部疾病及血管疾病更容易导致并发症。对于高龄并伴有其他合并疾病的患者获益和安全性需要进一步评估。
(参考文献见文末)
专家简介
刘彤,医院心脏科主任医师,教授,天津心脏病学研究所心房颤动诊疗中心副主任。美国Cedars-Sinai医学中心医学博士/博士后,天津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脏起搏与射频消融、心房颤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房颤工作组委员、中国心电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心力衰竭学会常务委员兼秘书、中国心脏联盟晕厥学会委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2项,在JACC等SCI杂志发表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论文60余篇,主编及主译英文专著各1部,副主编专著2部。
谷云飞,郑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心血管分会青年常务委员、中国医促会心律与心电分全国委员、海医会心脏重症委员会河南分会秘书、河南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射频消融学组委员、河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介入分会委员、河南省卒中学会心律失常房颤委员会委员,《实用心电学杂志》、《医师在线》杂志编委,洛阳心脏网、循环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