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猝死”困局
“年7月20医院西院成功开展首例ICD植入术”彭伯伯五年前就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他的心脏大小是正常人的两倍。一般心脏大小类似拳头,通过心脏肌肉强有力的收缩,完成射血功能,从而保证全身的血液供应。增大的心脏无法有力的收缩,所以容易出现心力衰竭——活动没有耐力、气短、呼吸困难的情况。要根治这种疾病需要进行心脏移植,但是伯伯总还是希望这一天,能来得晚一点儿。所以五年以来,彭伯伯一直坚持药物治疗,老伴对伯伯生活上的照顾也很尽心尽力,老两口的生活还算得上是平静安宁。
但是,今年,彭伯伯常常感觉一种突发的心慌不适,“有时心跳起来像脱缰的马,随时要跳出来似的,整夜都睡不好,人特别难受”。
见彭伯伯病情有了变化,家里人非常着急。“心脏移植”已不能回避了,医院就诊,准备换心脏。可是移植手术岂是随时都能进行的,“心脏供体”“交叉配型”各种不确定因素,让术前的“等待时长”无法预计。眼前这一阵阵的难受更让老俩口儿担惊受怕,非常焦虑。老俩口儿求助到西院心内科。彭昱东副教授为彭伯伯进行了详细检查,发现彭伯伯心慌的原因是频发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危险的心律失常,随时可能会让彭伯伯出现生命危险。为了保证彭伯伯在等待心脏资源的过程中的安全,医院本部心导管室主任曾秋棠教授会诊后,建议彭伯伯安装ICD(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曾秋棠主任指出: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是导致心脏病患者的突然死亡即猝死最常见原因。如心室颤动及室性心动过速这些严重的心律失常,发生前常无预兆,药物也不能完全预防其发生。这些心律失常发生时必须被马上终止,医院内,有时也来不及进行治疗。ICD就是用来随时终止这些严重心律失常的一种仪器。ICD能在十几秒内自动识别室颤、室速这两种最常见的、致命的心律失常,并释放电击能量除颤。植入ICD相当于随身带了一名医生,全天候监护患者,一旦发现危险情况,就迅速给患者进行电击除颤,抢救的成功率几乎达%。
“我看到了生的希望”彭伯伯老俩口马上接受了建议。
7月20日,曾秋棠主任亲临西院管室,在他的指导下,彭昱东副教授为张伯伯顺利植入ICD,手术结束后,彭伯伯感动的流下了眼泪。经过一段时间手术伤口的愈合恢复,彭伯伯安全出院了。
ertert
?手术紧张进行中
ICD成功安装
曾秋棠主任指出:我国存在着大量的未知高危人群,其中包括有心脏性猝死家族史、有心梗病史合并心脏扩大、心肌肥厚、出现过不明原因昏厥的人,以及扩张性心肌病等患者。ICD给心脏性猝死的患者带来生的希望。ICD植入方法基本等同于一般永久起搏器,只需经静脉植入导线,将ICD脉冲发生器埋于左胸前的皮下或胸大肌下即可。手术过程一般需要1~2个小时,手术在局麻下进行。ICD借助与心内膜接触的导线感知心脏电信号,时刻监测心脏节律,并可在必要时释放电刺激帮助心脏跳动,以及在需要时释放较高能量电击来治疗异常的快速心跳,及时恢复心脏节律,达到自动心脏复苏目的,从而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医院西院心内科与本部一直坚持统一科室管理、统一人员调配的原则。曾秋棠主任在医院心导管室工作30余年,经验丰富,熟练掌握各类心脏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尤其擅长心律失常的起搏器治疗(包括ICD、CRT-D等)。此次为在开发区内,首次实施心内ICD手术的顺利进行,医院心内科心导管室主任——曾秋棠教授亲自来西院指导。协和西院心内科的心血管介入工作将会进一步蓬勃发展。
专家介绍曾秋棠国家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心导管室主任学术成绩:现任欧洲心脏病学会Fellow(FESC),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Fellow(FSCAI),湖北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博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介入治疗培训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心律失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委员,武汉市心血管病学会常务委员;?中国介入心脏病杂志?、?临床心血管病杂志?、?中国心脏病杂志?、?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编委。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余篇,担任人卫版?心脏病学?第二版副主编,承担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湖北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湖北省卫生厅重点项目、教育部博士重点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研究项目。科研成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临床专长为介入心脏病学,在导管室工作30余年,熟练掌握各类心脏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尤其擅长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起搏器治疗(包括ICD、CRT-D等)、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等。于年在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上获得中华医学会授予的“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杰出贡献奖”。出色的工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受邀担任多个介入心脏病学学术会议主席团成员及主持人。
业务专长:尤其擅长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起搏器治疗、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等。
本部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彭昱东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学术成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特聘讲师,湖北省胸痛中心联盟专家委员会成员。精通各种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已完成心血管介入诊疗五千余例。参与编写心血管内科及心血管介入专著5部,发表SCI论文7篇及中文权威期刊论文8篇。主持中国心血管医师研究基金及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
业务专长:擅长冠心病介入诊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及起搏器植入术。负责西院心血管介入手术。
西院门诊时间:周三上午本部门诊时间:周三下午医院西院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