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医院以“论剑——南沙医疗高地的建设与引领”为主题,召开科主任专科建设汇报会,抓准医改(医疗、医药、医保联动)新机遇,促进各专科建设与发展。
据介绍,医院自年启用,至年独立创评三甲启动,经过十年蝶变,日均门急诊人数增长10.52倍,年手术量增长39.92倍,年出院人数增长38.04倍。
该院正在实施两步走战略:
-年建成千张病床的现代化“花园式”医院,实现“大病不出区、看病如市一”的近期目标;
至年,建成环境一流、医术精湛、服务优良、立足珠三角、服务粤港澳的国际化区域性诊疗中心(医院)。
整合AI优势
开启南沙智能医联体模式
会上,各临床、医技科室主任、负责人进行了专科建设汇报,涵盖各科室概况、人才梯队建设、科研项目及成就、重点疑难手术、设备及使用情况,以及新形势下科室发展对策等。
为助力南沙加快打造千亿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医院整合AI医院,医院和医联体,形成南沙智能医联体模式,缓解看病“三长一短”现象。
杨千帆摄
影像科
与智能化结合最紧密的,莫过于医学影像科。其在智能化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其中不仅包括新型设备的引进,也包括对科大讯飞人工智能辅助诊疗中心落地之后的有效运用。
区卫计局主持召开了专题会议,确定了智能检测效能的第三方评估方案和评价指标。目前科大讯飞项目处于对既往数据的深度学习阶段,预计4月底完成独立的第三方评估,而后视情况投入使用。
杨千帆摄
医学影像科负责人谢琦主任介绍,该科以影像诊疗中心为主,包含传统影像、超声、核医学等医疗工作。随着业务逐年增高,磁共振脑功能成像升级版等高级医疗手段也提上日程,就诊问诊流程也不断优化,实行自助预约和扫码登记。
医改进入深水区
提升人性化服务
目前医改进入深水区,取消药品加成、收入增幅控制、按病种付费的病种数大于……医院医院管理行为的同时,也激励医院加强自我管理,促进良性竞争。为此,医院提出争创一流服务指标。
增设服务包括,所有专科提供24小时门急诊服务;增设专科门诊和专病门诊,加强开诊管理和提升预约率;增设周六和夜间妇科急诊超声服务等。增设疑难疾病的多学科诊疗门诊。增设病人关系科以提升服务质量。
服务上,改进服务流程,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挂号收费和取药窗口等候时间小于10分钟;缩短住院时间和手术等候时间,尽可能降低医疗费用等。
杨千帆摄
急诊科
作为与最多患者接触的急诊科,负责人丁巍主任在汇报中指出,为应对医改,急诊科与各企事业单位签订急救医疗协议,建立绿色通道;参加社区及工厂的急救培训,提供医疗保障20余次。设立南沙医联体联系中心,总院增加一辆救护车以加强医院和医疗同盟之间的患者转运。
突破新技术
打造南沙医疗新高地
医院院长贾林认为,要使医院的医疗技术技术领跑大湾区,就必须做到“技术自信”,即同行认可,患者放心。为此,医院在人才引入和设备引入方面加大力度,力求做到一流的专家配以高级设备及高端医疗医疗项目。同时,与院士团队合作,筹建华南胃食管反流诊疗中心等项目。
心血管科
各科同时介绍新的技术突破。据心血管科汇报,心血管内科于年8月开科,开科仅半年就实行了技术突破——24小时全天候开展急诊PCI手术,解决困扰南沙多年的急性心梗救治问题。
年12月28日上午,一名64岁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术中反复心脏骤停、心室颤动,除颤达20多次,经急诊植入支架后获救,创造了一个生命奇迹。年1月27日下午,成功为一名54岁患者实施了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冠脉支架植入术。
据了解,接下来,医院将在心脏手术、肝移植、生殖医学、临床药学基地、智慧影像/医院等五个方面加强力度,打造湾区医疗新高地。
编辑:刘嘉欣
来源:医院;通讯员林正山沈娃陈瑶璇
投稿邮箱:nansha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