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指南与共识经冷冻球囊导管消融心房颤动中国
TUhjnbcbe - 2020/11/3 18:05:00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经冷冻球囊导管消融心房颤动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4(02):96-.DOI:10./cma.j.cn.-0210-

八并发症的预防(一)膈神经损伤PNI是CBA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发生在右侧肺静脉冷冻消融过程中[83]。解剖学发现,右侧膈神经走行于右上肺静脉与上腔静脉之间。因此,在冷冻消融右侧肺静脉时要注意监测膈神经,避免损伤。PNI后,轻者无症状;重者可有呼吸困难,活动后气促等临床表现。目前,针对PNI没有较好的处理办法,只能随访观察,但大部分患者可以在术中或在术后随访中恢复。Andrade等[84]的Meta分析显示,应用冷冻球囊导管对例房颤患者进行消融治疗,出院时PNI总发生率为6.38%;术后随访12个月,仅有0.37%的患者仍然存在PNI。FIREANDICE研究发现,患者出院时PNI发生率为2.7%,术后随访3个月为0.5%,1年随访时仅有0.3%的患者存在PNI[6]。随着术者经验不断丰富,术中对膈神经功能的严密监测(如膈肌搏动),PNI的发生率可以控制到很低的水平。最常用的膈神经监测方法是起搏监测,通过将起搏导线放置在上腔静脉内(临床上最常用的部位为右锁骨下静脉水平,此部位是膈神经经过的位置,且起搏导线较稳定不容易移位),应用最大输出能量和脉宽,冷冻消融右上肺静脉时建议:能量10~15mA,间期ms(右上肺静脉)、~ms(右下肺静脉),通过手指触压患者腹部感受膈肌搏动来监测膈神经功能。在冷冻消融中,一旦发现膈肌运动减弱或消失,立即停止冷冻。一般情况下,冷冻消融停止后观察数秒钟至数十分钟,膈神经的功能即可恢复。大部分患者在术后随访中恢复,永久性PNI的比率极低。国外有研究报道应用PST技术,保证冷冻球囊位于肺静脉前庭部位消融,可以减少PNI的发生[85]。其他,如应用复合运动动作电位(
1
查看完整版本: 指南与共识经冷冻球囊导管消融心房颤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