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长沙好医生陈东十七年如一日的奉献与坚守
TUhjnbcbe - 2025/7/28 19:03:00
看白癜风不请假 http://www.zhuedu.net/

编者按:

在首届中国医师节前夕,长沙市卫生计生委评选出位优秀医师、18位德艺双馨优秀医师,用先进典型的力量激励千千万万医务工作者钻研医术,弘扬医德,共建健康长沙。现推出“长沙好医生”系列人物专题,讲述这些德艺双馨的医师们背后的故事,与您一起分享他们对生命的爱与敬重。

人物名片

陈东,男,湖南长沙人。中共党员,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长沙市中西医结合会急诊分会青年委员。年7月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毕业至今,医院从事急诊科临床工作。

人物故事

不言放弃

才能创造生命奇迹

“只有不言放弃,才能创造生命奇迹,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必须尽百分之百的努力!”陈东,作为一名有15年急诊科抢救经验的资深医生,他时常这样告诫科里新来的兄弟姐妹。年7月的一天凌晨,从岳阳转来一位年仅6岁的小孩,车祸外伤,入院时小孩已经陷入了深昏迷状态,瞳孔不等大,呼吸不规则,也就是医学上所说——“脑疝形成”,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而对于儿童来说,抢救难度更是大大增加。他二话没说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支持,指挥护士予以心电监护、开放静脉通路、甘露醇脱水降颅压等处理,安排其他急诊外科医生向其家属告知病情,同时积极联系神经外科准备手术,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又同护士一起护送到CT室检查,明确诊断后送入手术室,前后仅仅只花了半个小时,为下一步的手术治疗创造了条件。终于,孩子很幸运的存活下来,并且除了左侧肢体协调性需要进一步康复以外,没有留下其他后遗症,这简直就是生命的奇迹。患儿全家对医生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陈东说,一个孩子承载的是一个家庭的幸福与梦想,医生就是要用坚定的信念,牢牢抓住每一线生机。

业精人善

患者信赖的好医生

年3月21日晚9点,救护车送来一位胸痛的病人,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须立即行心脏介入手术,但患者及家属担心手术风险不同意手术治疗,此时患者已出现了血压下降及心律失常,随时都有可能死亡。陈东医生再次找到了家属,一遍又一遍分析了当前的情况,强调手术的必要性,并斩钉截铁说:“请相信我们医生,如果我是你,我一定会选择手术治疗!”陈东所表现出来的专业与果敢,真诚与坚持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最终签字同意手术治疗。患者痊愈出院时,家属还特意送来了锦旗感谢陈东。有人说,在现在这种医患环境下,说出这种话太冒险了,但他说:“医生不能只站在自我保护的立场,更需要站在患者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家属不理解的我们有义务让他们认知。如果患者是因为我们没有倾尽全力去救治而死亡,我会后悔一辈子的。”

充当临时家属

守护“三无”危重患者

急诊科经常会收治“三无”患者,在没有联系上患者家属之前,医务人员既是救治执行者,还得充当患者的照料者。年11月22日凌晨,抢救室又收住了一位“三无”外伤的老人,喃喃自语依稀能辨别出名字和“医院”的几个音调,但住在哪里及儿女的电话号码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虽然没有家属在场,但全力救治却不能含糊,医院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完善了CT、B超等相关检查,开辟静脉通路,包扎好伤口及对症处理。与此同时,陈东先后联系了派出所、“”的巡警,由于信息太模糊,寻找难度大,几经周折,最后终于在多方努力下找到了老人的家属。原来老人患有老年痴呆,出门就不记得回家的路了,患者家属已经四处奔波寻找了整整1天,没想到在十几公医院找到了,家属喜极而泣,对陈东的及时的救治和细致的照顾表示非常感谢。陈东说,老人家走丢了,家人都非常着急,我们应该去救助和照料,在联系上家属前充当临时家属的角色。我们急诊科的医护人员都是多年来一直是这样做的。

38次无偿献血

双重身份救治患者

作为副主任医师的陈东从事急诊医疗工作已有十余年,而在十余年间,除了以医生的职业救死扶伤,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一名固定无偿献血者。陈东从年开始参加无偿献血,15年时间,捐献全血和机采血小板累计38次,10多毫升。曾获“-年度湖南省无偿献血者奉献奖金奖”“-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并作为湖南省无偿献血代表人物多次在大会发言及媒体上宣传。

当有人问起他第一次参加献血的经历,他笑着摆手说:“已经没什么印象了,就是读大学的时候,看到许多同学走上献血车献血,作为一个医科学生,知道无偿献血无害健康就去献血了。”但说到坚持献血的原因,陈东却深深地记在脑海里,他说:“是一个小姑娘让我真正的感受到血液的重要性,当直面生死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做得还不够。”他口中的小姑娘是一位他曾经接待过的患者。有一次,急诊科接诊了一位从外地转来的白血病小姑娘,她的血小板连正常人的1/都不到,全身多处自发性出血。由于小姑娘的家乡地处偏远,没有开展机采血小板业务,她未能得到及时的输血救治。当家人辗转多公里把医院时,这个15岁的小姑娘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白血病女孩的死让陈东沉思了很久,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能做什么,还能多做些什么?于是他开始坚持定期无偿献血。陈东用多年坚持无偿献血却无损健康的切身经历默默的影响着家人和朋友。

“血液可以再生,而人的生命却只有一次,无偿献血,于人善莫大焉;于己享受着一路的阳光灿烂。”在一次优秀献血者表彰会上,陈东作为献血者代表说过这样一句话。十多年来,陈东作为医生、无偿献血者始终奔走在救人的一线,用医术与热血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舍小家为大家

远赴非洲开展援助工作

多年来,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工作中,陈东始终首当其冲,战斗在最前线。

年5月29日,陈东随中国(湖南)第15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启程,奔赴非洲,执行为期一年的对外援助任务。陈东说:“听从祖国的召唤,舍小家为大家,参与援非工作,我很自豪。记得有次去上海进修回后我曾对妻子说,‘我再也不想长时间与你分开了!’但这次我又食言了,而且还留下两个幼子。妻子是个儿科医生,在医院工作非常忙碌,真不知这一年她要怎样才能熬过来,而今我在心中默默祈祷,愿亲人一切都要平安!”在津巴布韦期间,为了顺利开展医疗援助工作,他克服工作、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努力调整时差,适应当地饮食习惯,有时凌晨四点就起床为患者诊治,还多次随队友一起驱车前往津巴布韦较为偏僻的地区开展义诊服务,为当地病友送医送药。

年8月底,津巴布韦卡里巴某中资公司项目部在近半个月的时间内陆陆续续出现了50余人发热、咳嗽,让总共才多人的整个项目部一下子就变得人心惶惶,不仅影响了工期,还对人心稳定及人员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有限于当地的医疗水平及条件,经过中资公司提出要求,驻津大使馆经商处决定,由第十五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前去协助预防诊疗。神奇的非洲大陆存在许许多多不知名的微生物,甚至存在埃博拉出血热、禽流感、黄热病等等恶性传染病可能,谁也不知道这次能不能全身而退。作为队内唯一的内科医生,陈东义无反顾、冲锋在前。经过他对病情发展过程的了解,初步判断出了此次疫情为甲型流感可能性大,针对性的制定出了相应的诊疗和消杀方案。同时,他通过与项目部领导和职工,特别是与病友的交流,提出了“流感可防可控可治”,充分打消了全体人员的恐慌情绪,达到医疗、工作、生活“三不误”的良好效果。通过短时间卓有成效的工作,卡里巴项目部未再出现新发发热病例,原有发热病例体温也已恢复正常,整体无重症病例发生,抗击甲型流感疫情取得完全胜利。

他用真诚、热情践行着医疗无国界,医者存大爱的高尚情怀。他的工作受到队友、患者的一致肯定,也受到驻津大使、津巴布韦总统办公室、医院、津巴布韦大学医学院的表彰。

如果说急诊科是一个生与死较量的战场前线,而陈东便是战场上最优秀的士兵。他是医疗行业仁心仁术、出类拔萃的医者,也是患者最信赖、最尊敬的医生。

来源:星辰在线长沙网丨编辑:胡宇薇校对:谌程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沙好医生陈东十七年如一日的奉献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