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儿童补液的这些知识点,你弄清楚了吗澎湃
TUhjnbcbe - 2025/6/13 19:34:00
                            

本文涉及专业知识,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4个概念,6种溶液,8大原则

补液治疗是儿科医生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体液代谢旺盛、液体交换快,但由于小儿器官发育不成熟,调节功能差,易受外界影响,特别是急性感染性腹泻时,容易发生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年龄越小越显著,若不及时纠正,可加重病情甚至影响生命。那么,儿科补液都有哪些原则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口服补液

口服补液是预防和治疗轻、中度脱水的首选方法。目前推荐选择口服补液盐Ⅲ,也可以在家自行配制简易口服补液盐。

那么,口服补液怎么补呢?

1.预防脱水:患儿从腹泻开始就可以通过口服补液预防脱水,可在每次稀便后进行液体补充,腹泻停止后停用。

6月50ml;

6月~2岁ml;

2~10岁ml;

10岁以上儿童按需饮用。

2.对于轻、中度脱水:口服补液用量(ml)=体重(kg)(50~75),在4小时内分次服完,4h后再次评估脱水情况。

当出现频繁大量腹泻、频繁严重呕吐、口服补液服用量不足,脱水未纠正、严重腹胀时候就需要静脉补液了。

2

静脉补液

4个概念

1.体液张力与渗透压

体液渗透压指体液中不能自由通过半透膜的溶质量;

体液张力是指体液中所含溶质的总量,是维持血浆中红细胞表面张力的有效渗透压。

2.等渗与等张

等渗体液渗透压相当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是物理化学概念;

等张体液指与红细胞张力相等的溶液,是生物学概念。

3.晶体溶液与胶体溶液

晶体溶液:溶质分子质量u,分子可自由通过大部分的毛细血管,使毛细血管内外具有相同的晶体渗透压,如生理盐水、林格氏液;

胶体溶液:溶质分子质量≥u,分子不能自由通过大部分毛细血管,而在血管内产生较高的胶体渗透压,如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

4.脱水性质

等渗性脱水:水和电解质成比例地丢失,血清钠在~mmol/L;

低渗性脱水:电解质的丢失大于水分丢失所致,即失水+低钠血症,血清钠mmol/L;

高渗性脱水:水分丢失大于电解质的丢失所致,即失水+高钠血症,血清钠mmol/L。

3

6种儿科补液常用溶液

4

8条补液原则

1

三定原则

在治疗前,要全面了解患儿情况,判断脱水性质和程度,制定合理的补液计划,即“三定原则”,即定量、定性、定速。

(1)定量

定量就是确定补液总量,要根据失水程度来定,包括累积损失量、生理需求量和继续损失量:

累积损失量:轻度脱水30~50ml/kg,中度脱水50~ml/kg,重度脱水~ml/kg;

生理需求量:按供基础代谢的热量供水,小儿相对恒定,为60~80ml/kg;

继续损失量:一般在禁食条件下为40ml/(kgd),非禁食状态是30ml/(kgd)。

(2)定性

定性为确定输液成分,要根据失水性质和酸碱、电解质失调程度确定:

累计损失量:低渗性脱水补2/3张液体;等渗性脱水补1/2张液体;高渗性脱水补1/3~1/5张液体;

生理需求量:通常给予1/4-1/5张液体;

继续损失量:通常给予1/3-1/2张液体。

(3)定速

定速是确定输液速度,要根据失水的严重程度来定:

原则上先快后慢;

累积损失量要求8~10h内补充,在重度失水应先予扩容,可用2∶1等张液,补液速度按20ml/(kgh),总量不超过ml,于0.5~1h内静脉输入;余累积损失量补液速度为8~10ml/(kgh);

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要求14~16h内均匀地补充,输入速度为5ml/(kgh),这部分液体能口服时,尽量口服。

2

先盐后糖

先补充生理盐水可以进行扩容,而糖经过代谢后还会形成低渗液,扩容性比较小,影响吸收,易造成电解质紊乱,且快速输糖水还容易导致应激性低血糖,结果更糟。

3

先快后慢

为及时纠正体液失衡、迅速扩容,早期阶段补液速度宜快,病情平稳后维持阶段逐步减慢,防止发生心衰发生,补液同时需密切观察周围循环状况,如血压、脉搏、尿量等。在循环状况稳定的患者,避免血钠浓度升高过快或降低过快。

4

先晶后胶

晶体溶液可纠正体液及电解质平衡,恢复组织间液,还可以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改善微循环。

胶体溶液可增加血容量,如果先补胶体溶液,血容量上升,反而加重了电解质失衡,而且胶体溶液不易通过细胞膜,会产生细胞内外渗透压差,若先胶后晶,会造成细胞脱水。

5

先浓后淡

浓淡是指液体张力高低,纠正脱水用的液体用二分之一张,维持阶段用五分之一张。

6

见尿补钾

血钾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患儿造成严重危害(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钾离子的特点是多入多排、少入少排、不入不排,排出的主要途径是尿液,为了避免钾在机体的沉积,要见尿补钾,注意补钾浓度不要超过0.3%。

7

见惊补钙

不要忽视了补钙,特别是原来就有缺钙指征的小儿,在扩容纠酸后,低钙就会明显表现出来,所以要早期补充,补液过程中出现抽风,先补钙,若无效,再补镁。

8

随时调整

在输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对治疗进行必要的调整。

参考文献:

[1]杨波,苏敏,任漪,王惠颖,高翔羽.儿科消化系统腹泻病液体疗法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思考[J].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10(04):-.

[2]急性循环衰竭中国急诊临床实践专家共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5(02):-.

[3]覃有振,陈国桢.儿科的补液疗法(四)[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03):9-11.

[4]覃有振,陈国桢.儿科的补液疗法(五)第五节儿科不同疾病的补液原则及注意事项[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04):12-14.

本文首发:医学界儿科频道

本文作者:麦迪森

责任编辑:CiCi

版权申明

原标题:《儿童补液的这些知识点,你弄清楚了吗?》

1
查看完整版本: 儿童补液的这些知识点,你弄清楚了吗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