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价格“腰斩”!降幅最大超66%,55医院抱团砍价
在江苏省,一些常用的心脏血管支架、起搏器等医用耗材已经进入了联盟采购名单中。组成联盟的55家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全年冠脉支架和起搏器采购量的70%,用于此次联盟采购。据悉,中选的支架品种价格平均降幅为51.01%,最大降幅66.07%;中选的起搏器品种平均降幅15.86%,最大降幅38.13%。其中包含了进口、国产、高价、低价不同品种。
胡润百富榜发布!29位医疗械企大佬上榜,迈瑞占前两席
10月10日,胡润百富榜发布。据赛柏蓝器械统计,医疗器械行业有29人上榜。其中迈瑞医疗董事徐航以及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在《百富榜》中分别排第30名和40名,在上述29人中是前两名。
医院获得国家卫健委质子放疗“配置证”
10月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年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名单,其中质子放射治疗系统准予许可名单共医院获得,分别是:中医院、中国医院、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医院。
药监局发布《整形用面部假体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规范整形用面部假体的注册申报和技术审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组织起草了《整形用面部假体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10月8日-年11月8日开放公开征求意见。
江苏公布三类高值医用耗材集采结果,家单位“组团”
日前,江苏又进行了第二轮包括眼科人工晶体类、血管介入球囊类以及骨科人工髋关节类在内的三类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根据江苏省医疗保障局网站信息,此轮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由省阳光采购联盟组织家成员单位,以上年度(年7月1日至年6月30日)总采购量的70%估算本次组团联盟采购总量,采购周期为1年,年9月29日进行采购谈判,年1月执行采购结果。
河南省药监局发布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讲稿)
《方案》旨在推进医疗器械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要求,进一步提升医疗器械产业集中度,优化资源配置,减少重复建设,促进医疗器械产业集团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全面提升河南医疗器械产业化发展水平。构建医疗器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落实医疗器械注册人的主体责任,为注册人制度实施积累实践经验。
广西创新实施第二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承诺审批制度
10月1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药品监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于10月10日起在自治区范围内对第二类医疗器械(包含体外诊断试剂)首次注册实行告知承诺审批。
陕西对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
陕西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陕西省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意见的通知。《方案》旨在通过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医疗器械委托生产管理制度,优化资源配置,落实主体责任;探索建立完善的注册人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医疗器械注册人、受托人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探索创新医疗器械监管方式,厘清跨区域监管责任,形成完善的跨区域协同监管机制;探索释放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红利,鼓励医疗器械创新,推动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实施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进一步积累经验。
成都发布《关于开展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
成都正式发布《关于开展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成都将鼓励企业探索开发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信息化平台,推动线下线上联动开展租赁服务。目前,有关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的激励政策和措施正在制定中,成都将培育市场主体,促进服务主体向多元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徐州市25医院谈判结果公布,医用耗材最高降91%
10月8日,江苏省徐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徐州医用耗材联盟带量采购谈判“破冰”医用耗材虚高价格》一文。上文显示,9月28日,在徐州市纪委监委的监督下,徐州市医保局组织全市25家公立医疗机构组成医用耗材阳光采购联盟。经过10名医疗机构谈判专家和2名临床专家的谈判,最终结果显示,骨科骨针拟中选品种最高降幅达91%,平均降幅77.7%;一次套管穿刺器最高降幅78%,平均降幅59.5%。
陕西省启动年血管介入类等12大类医用耗材动态调整
日前,陕西省发布《关于启动陕西省年血管介入类等12大类医用耗材动态调整的通知》。根据《通知》,陕西省决定开展血管介入类等12大类医用耗材动态调整工作。调整方法有:“限价挂网目录”价格的动态调整;“限价挂网目录”品种的动态调整;“备选挂网目录”品种的动态调整。
蓝帆医疗境外收购案取得实质性进展,两境外投资项目获备案
10月13日晚间,蓝帆医疗重大境外收购案迎来实质性进展。经公司董事会再次审议通过可转债系列议案后仅两周,蓝帆医疗发布公告称,作为公司本次可转债募投项目的“收购经导管介入主动脉瓣膜公司NVTAG%股权及补充营运资金项目”和“收购CBCHII6.63%的少数股权项目”这两个境外投资项目,均已获得山东省商务厅颁发的《企业境外投资证书》及山东省发改委出具的《境外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
千健国科医疗器械孵化器平台落户园区,计划年初投用
10月11日上午,千健国科医疗器械孵化器平台签约仪式在苏州工业园区高端制造与国际贸易区综保大厦举行。该平台由千年健康中国高科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千健国科”)设立,将延续孵化载体+配套基金的运作模式,助推区域医疗产业迈向更高能级、实现更大集聚。项目总面积超过平米,计划年初正式建成投用。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丁立新等出席签约仪式。
跨域合作!西塘智慧健康屋启用,推动长三角医疗协作
近日,跨域合作的西塘智慧健康屋启动使用,屋中有全面体质监测设备和智能体征监测设备,并依托“健康云”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智慧健康管理体系。健康屋扎根百姓社区,提供医健体融合的健康全周期服务,与健康屋比邻,西塘镇卫生院设立了具备互联网医疗功能的家庭医生工作室。
香港中文大学研发全球首部血液检测AI便携式显微镜
日前,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系研究团队,开发出全球首部用于检测血液的人工智能便携式定量相位显微镜,具备轻巧便携、测量精度高及制造成本低等优点,中大料3至5年后将研究成果商业化。
安徽首台PET/MR获批落户安医大一附院,可实现对癫痫等提前诊断
日前,安徽省首台PET/MR(正电子发射型磁共振成像系统)获批落户安徽医院,标志着安徽省核医学分子影像领域的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与传统检查手段相比,PET-MR的显著优势在于大幅度降低对人体的电离辐射。由于磁共振成像(MR)对人体无X线辐射伤害,PET/MR产生的电离辐射比PET/CT减少70%。因此,这一技术对辐射敏感的科室,如儿科等,更为适用。
荷兰人造子宫研究将启动,计划年前投入临床使用
有报道称,欧盟“地平线计划”拨出一笔巨款,万欧元(约合人民币万元),供科学家研发人造子宫。该研究将由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荷兰Máxima医疗中心联合进行。按照设计,这款人造子宫充满类似羊水的液体,自带血液循环系统。胎儿脐带会和人工胎盘相连,从而接受氧气和营养。此外,研究小组将在人造子宫上,安装各种传感器,模拟妈妈的体温、心跳。研究小组计划,在年前,完成相关试验,并投入临床使用。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成立VR解剖实验室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健康教育外展中心成立一个全新的VR实验室:沉浸式现实训练实验室,该实验室配备台VR头显,主要目的是通过定制的软件让学生们在VR中,同时对真人比例的虚拟大体老师和医疗成像进行可视化。
中国研发出上消化道肿瘤内镜AI辅助诊断系统
日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专家团队成功自主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上消化道癌内镜AI辅助诊断系统。经临床实践数据验证,对上消化道肿瘤的诊断敏感性高达90%以上。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肿瘤学顶尖期刊《柳叶刀·肿瘤》上。
法国研究:大脑控制的外骨骼套装让四肢瘫痪病人再次行走
日前,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法国研究人员报道一名四肢瘫痪的病人Thibault借助一款正在实验室中进行测试的由大脑控制的机器人外骨骼套装(roboticexoskeletonsuit)再次行走。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LancetNeurology期刊上。根据一份新闻稿,Thibault能够完成各种运动任务,比如步行和伸手去拿东西。
德州大学用高光谱手术显微镜识别癌细胞,准确率约为85%
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一种高光谱手术显微镜,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实时发现癌细胞。它不仅在几乎整个光谱范围内成像,从紫外到红外,而且它还使用机器学习技术来分析它产生的图像,并识别出癌症的迹象。研究人员已经能够使用新的智能显微镜在来自名头颈手术患者的份组织样本中识别癌细胞,准确率约为85%。
脸书欲将读脑技术导入穿戴式装置,已收购CTRL-labs
脸书创办人扎克伯格近期对外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