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某个网友爆料其公司一直在贯彻加班积分制度名为「成长积分」,简而言之就是要通过加班的时长来换取积分,加班一小时换1分,甚至最后还要拉出个积分榜来晒人,这种制度不只是老板自我内耗,也是逼迫员工在内耗啊。
我们来看看这个所谓的“成长”积分最后能换啥呢?
1、换调休,但也得给出充分休假理由,随便休休那种不让。
2、加班工资,50分以上才有资格兑换,细想想一个月要想攒够50分最低得加班多少小时才能换得。
3、晋升,默认加班多产出就高,在领导眼中就是为公司贡献越多,相应的更容易升职?
这个加班一旦积分化老板看数据就一目了然,随便调出来个全体积分(加班)中位数、平均数让那些低于平均数的无话可说。自我成长积分统计报表里东算西算的,不知道还以为是哪家商场在盘积分用户呢,老板应该乐在其中了...?
-
关于加班这个话题近来几乎年年都是热点,近日《杭州22岁女孩连续熬夜加班猝死》的报道又占据了各大媒体头条。其实这件事已经发生一段时间了,当时女孩正在抢救,想不到最后女孩还是没有能够挺过来,留下无尽悲伤的父母和关心的人。
想不到最后女孩还是没有能够挺过来,留下无尽悲伤的父母和关心的人。
任何以牺牲健康,透支身体为前提的加班都是得不偿失,女孩独自承担家中债务,连续加班而猝死,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对原本就负债累累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对再次失去孩子的父母更是致命打击,更多的可能是面对公司的冷漠、冷血,毫无温度和人文关怀。
工作的意义无非是为了赚钱,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卖命工作,透支身体,牺牲健康的行为最不可取,也失去了工作的意义。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就是剥削,在社会内卷日益严重的大环境中,似乎显得理所当然,加班自觉自愿,但很多企业并不会按照劳动法给予相应的加班费,对于员工来说从来就不是福报,而对于老板来说应该是,他们恨不得你。
人不是机器,再难也要量力而行。“加班是奋斗”、“是福报”,在健康面前,这些口号就是在画大饼。加班可以,不能透支,加班费要给,让员工看到付出值得,企业对员工好,员工自然懂回报,更加尽心尽责。可持续发展,对企业和员工才是双赢。
最后科普下,一般来说,熬夜猝死发生前身体会有警示,只不过大多数人不当回事,选择性的忽略了。
如果频繁出现静息下的胸闷、胸痛,甚至出现头晕、头疼和视物模糊,或者无明显诱因经常会出现心慌、气短等不适症状,这有可能是猝死的前兆,一定要充分的保证睡眠,好好休息。
研究显示熬夜猝死大多数的死因是突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因为熬夜会导致人体的生物钟发生紊乱,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调,容易诱发多种心律失常,甚至会诱发室速、室颤等多种恶性心律失常,甚至造成心源性猝死。还有些人死于急性心肌梗死或者急性脑梗死,这是因为心、脑血管的不稳定斑块破裂,导致急性血栓的形成。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或者猝死家族史的人,更是熬夜猝死的高危人群。
对那些加班狂人来说,从今天开始,能不能10点前放下手机…早点睡!说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