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杭州市萧山区衙前镇初级中学一女学生突发心脏病,呼吸骤停,好在多名老师在急救电话的指导下,立即采取心肺复苏急救,用AED挽救了女孩的生命。
AED是英文AutomatedExternalDefibrillator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自动体外除颤器”,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易于操作、使用安全,稍加培训即能使用,是专门为非医务人员研制的急救设备,相当于照相机中的傻瓜相机,操作很简单,只要按照AED机器的语音提示进行操作,就完全可以搞定。
目前,急救AED正在逐渐普及。年11月底,“AED进北京地铁”工作启动,地铁1号线22座车站当日完成AED设备的实地安装。据介绍,年底前,北京市的地铁站将实现AED全覆盖。
当身边有人发生猝死,应立即轻拍双肩,分别在耳朵两侧大声呼唤,检查是否有反应;如果没有反应,立即用5~10秒钟的时间通过观察胸部有无起伏判断呼吸是否停止。如果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或呈喘息样呼吸,说明心脏已经骤停,应该马上做到: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就近取来AED。
AED的具体操作步骤:
第一步,开机。按语音提示操作。
第二步,贴电极片。按照语音提示和图示,分别把电极片贴在右侧锁骨和乳头之间、左侧乳头左下侧。
第三步,AED自动分析心律。如需要除颤,AED自动充电。
第四步,除颤。然后按照语音提示按下“放电键”除颤。除颤结束后,连续按压2分钟,AED会再次分析心律,根据分析结果,会有相应的语音提示,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AED会自动分析心律,如果发现心脏工作很正常,它根本不会放电,所以不用担心触电。)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经医生稳定病情,达到转运条件之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