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老人或要多注意心律变化,对恶性心率变化引
TUhjnbcbe - 2024/10/21 16:51:00

很多时候,以心脏跳动来判断一个人是否还有生命迹象。心率是心脏跳动情况,一旦出现出现“波动”,对人影响很大。

前几天听一位医生讲过,他接诊过一位老人,说前几天心率突然加快,从每分钟60多下次,变成每分钟接近80次,身体并无不适,测血压也显示正常,询问是否有问题。

答案:问题比较小,不用过于担心。可能与最近一段时长睡眠质量差、身体劳累受凉而出现的暂时性心率加快,注意休息即可。同时针对恶性心律失常,需要提高警惕。

心律和心率

心率顾名思义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次数,心律是指心脏跳动规律。正常人每分钟跳动次数或规律相对稳定,除去运动外,其余时间相对正常,若频繁性出现心率过快或过缓,则为心律失常。

正常人每分钟心率为65-90次,每个人都有其自己固定的心心率,如果突然间出现很大波动,需要引起重视,查看是否是心脏出现问题。

心率出现严重市失常,则影响供血和供氧,可能出现心悸、浑身冒虚汗、胸闷、气短等症状。继续病变可能变成恶性心律失常,出现头晕、目眩,甚至晕厥。

出现心律失常原因

运动,心跳加快,心律失常。

情绪波动大,也会造成心跳加快,心律失常。

睡觉时,身体代谢逐步减缓,心跳减慢,出现缓慢心律失常。

喝酒、咖啡、茶血液循环加快,促使心率加快,心率失常。

冠心病,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心脏跳动异常,心率失常。

甲状腺功能亢进、中毒、电解质紊乱,也能促使心脏跳动波动大,心率失常。

怎么控制心律失常?

一旦恶性心律失常,会严重阻碍血液流通速度,致使心脏、大脑、肾脏等主要器官受损,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大家对这种病症不要忽视,发现异常,医院检查。

常见检测方法,一是听诊,通过心率、心音变化,简单进行判断。二是根据心电图看心率检测记录,三是做心脏彩超,针对结构、形态作出判断,最后抽血,检查生物酶相关成分。

很多人心律并非时刻都有异常,可能存在间歇性。一天一次或一星期一次,医生在查看心电图时,或许恰好是正常规律。

日常生活,大家要学会自我监控,建议家中常备便携心电图仪,在心脏出现异常时,随时检测。医院让医生进行解读、分析,利于做针对性治疗。

出现心律失常要怎么治疗?

心律失常,若是冠心病,则需做支架手术。如果是因心脏中释放异常搏动,出现“异常”或许要做消融术。

如果是因心率过快出现失常,可使用电复律方法。若是因缓慢出现失常,或可植入起搏器。也可服用相关药物,只能抑制,很难根治。

怎样预防心律失常?

首先保证饮食规律健康,清淡,每日摄入盐在6克以下,不抽烟不喝酒,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含微量元素较多的瓜果蔬菜。

其次,适当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例如慢跑、快步走、打太极拳、跳广场舞等,每周4次或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60分钟以下。

然后稳定情绪,保持心情处于平静状态,不要过度紧张、烦躁或心情低落。最后,保证充足睡眠时间,不熬夜,每日8小时睡觉时间,早起早睡。

总结,如果心率变化是生理因素,通过休息恢复。若是因冠心病、心肌劳损等慢性疾病引起,需要重视起来,日常多自我监测。#健康有知识#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人或要多注意心律变化,对恶性心率变化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