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寒潮再次来袭,防治高血压,牢记这5点
TUhjnbcbe - 2024/5/17 16:51:00
                            

原创林明宽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寒冷性高血压防治,记住这5点!

临近春节,大部分地区寒潮又来了!据流行病调查显示,在严寒的冬天,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居住于海拔较高的低温地带的人群则更易患上高血压、妊高征。

寒冷季节无论对于高血压患者还是正常血压个体,都导致收缩压升高现象[1]。因此了解寒冷与高血压的关系显得非常重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寒冷地区高血压的流行病学

关于一项对居住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的人的调查数据显示,从夏季(14.8℃)到冬季(-1.9℃),外界温度每降低10℃,男性的平均收缩压升高1.5mmHg(1mmHg=0.kPa),女性升高2.4mmHg[2]。一项对名高血压患者进10年随访的大规模调查研究显示,夏季高血压的平均制率比冬季明显升高[3]。

二、寒冷导致血压升高的机制

1、交感神经系统激活

研究证实[4]长期暴露于寒冷环境中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从而导致神经末梢释放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NE)、神经肽Y(NPY)等神经递质的增加,进而引起阻力小动脉收缩,并且可引起心输出量增加,使血压升高。有研究表明[5],寒冷可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及直接和/或间接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使NE、血管紧张素Ⅱ产生增多,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健康受试者的血压升高。

2、RAS的激活

研究证明[6]反复寒冷刺激孕鼠会导致孕鼠体内RAS系统的激活,体内血管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升高,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mRNA表达上调AT1R、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的表达比例下降,AT1R的表达占优势,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3、内皮细胞功能受损

内皮细胞受损后,其分泌一氧化氮(NO)、前列环素(PGI2)等舒血管因子的能力下降,而其分泌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前列腺素E2(PGE2)等缩血管因子的量却上升,而NO、前列环素(PGI2)不仅具有舒血管的功能,其同时还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在抗血栓形成具有协同作用。低温导致内皮细胞受损,从而引起其介导的正常血管收缩能力下降,进而导致血压的升高。

4、钙通道激活

研究表明,随着寒冷暴露时间的延长,细胞外的Ca2+经L型钙通道进入细胞内引起Ca2+浓度升高,可触发钙池释放Ca2+导致细胞内Ca2+浓度进一步升高,进而启动血管平滑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机制,诱发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7]。

表1寒冷导致血压升高的机制

三、寒冷性高血压防治措施

1、注意保暖

防止寒冷刺激特别是寒潮袭来时,气温骤降,要注意及时添加衣服。从温暖的室内走到户外,应当制造一个过渡空间,比如在大堂里站一会再出门,适应一下,而且出门不宜急走。

2、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乐观

一切忧虑、悲伤、烦恼、焦急等不良刺激及精神紧张和疲劳,均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液中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增多,引起全身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应随时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保持心情舒畅。保持充足的睡眠,切勿熬夜。

3、适量运动

运动除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外,还能增强肌肉,减少关节僵硬的发生。但冬季运动不宜太激烈,一般练到身体微微出汗就好,从而增加血压循环。

4、合理膳食

在寒冷的冬季,高血压患者除了防寒、运动、服药外,还应做好饮食调养。如:限盐,食盐摄入量<5g/d;控制热量摄入,每顿吃八成饱即可;少吃动物脂肪;多吃新鲜果蔬。

5、药物治疗。

由于寒冷地区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较多,因此该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利尿剂的应用较为有效和普遍。关于降压药的使用需注意以下方面:避免擅自乱用药物,避免操之过急,避免单一用药,建议联合用药。

四、小结

寒冷环境对人体心血管系统有不利影响,寒冷在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高血压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寒冷导致血压升高的机制也尚不明确,同时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医学研究能够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为降低寒冷地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供参考。

作者介绍

林明宽

医院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长期从事心血管内科心电生理介入。曾在医院进修一年。目前担任《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广东医学杂志》、《实用心电学杂志》、《重庆医学杂志》、《中国医药导报》、《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的审稿专家。年获得哈特瑞姆医师节答疑训练营最佳学习之星。担任海南省绿色电生理常委,海南省心血管委员会委员,海南省心律失常委员会委员。

参考文献:

[1]郑曦.寒冷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的关系.西南军医,,16,2;-.

[2]MadsenC,NafstadP.AssociationsbetweenenvironmentalexposureandbloodpressureamongparticipantsintheOsloHealthStudy(HUBRO)[J].EurJEpidemiol,,21(7):-.

[3]FletcherRD,AmdurRL,KolodnerR,etal.BloodpressurecontrolamongUSveterans:alargemultiyearanalysisofbloodpressuredatafromtheVeteransAdministrationhealthdatarepository[J].Circu-lation,,(20):-.

[4]SunZ,CadeR,MoralesC.RoleofcentralangiotensinIIre-ceptorsincold-inducedhypertension[J].AmJHpertens,,15(1pt1):85-92.

[5]路方红,刘振东,赵颖馨,等.正常高值血压者冷加压试验血压变化与血压变异的相关

[J].中华高血压杂志,,19(11):-.

[6]石红梅,何丽华,张颖,等.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在冷应激性高血压形成中的变[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5(4):-.

[7]张艳芬,赵玉娟.寒冷地区H型高血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5(15).

本文首发: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本文作者:林明宽

责任编辑:袁雪晴章丽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转载需联系授权

-End-

1
查看完整版本: 寒潮再次来袭,防治高血压,牢记这5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