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在福建浦城打工的江西青年突患心梗,情况危急,医院接诊后,立即就近转诊到武夷山国家级胸痛中心。医院副院长林清飞带领团队,成功为其实施手术,病情稳定后,顺利出院,闻讯赶来的家人感激不已。这是近年来,林清飞开展区域医疗合作诸多经历中的一个实例。
山旮旯里走出“医博士”
刚过天命之年的林清飞,出生在武夷山市洋庄老区贫困乡的东村,从小他就对山区缺医少药深有感触,暗暗发誓长大后,为父老乡亲解除痛苦。年7月,他如愿以偿,被福建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录取,成为同学中的佼佼者。年7月,获得大学本科文凭,面对大城市各种利益诱惑,毅然选医院工作。
怀着奉献家乡医疗事业的壮志,他一边工作,一边刻苦学习钻研,年7月,获得福建医科大学硕士学位。年7月,被福建医科大学授予医学博士,成为闽北第三个、医院中唯一的医博士。因争取到一笔奖学金,年6月至年6月,他远渡重洋,到日本留学,学习世界先进技术冠脉内血管超声。经过一年努力,他掌握了先进心血管技术使用,获得日本大学附属板桥病院博士后,面对高级医疗人才纷纷外流,山区医护人员待遇低的现实,他义无反顾再次选择回到故里。
奉献岗位视患者如亲人
进修回来后,林清飞选择心血管内科作为专业方向。他从急性心肌梗死及严重心律失常入手,积极开展溶栓疗法。起初,其他医生对这个疗法不甚了解,遇到这种病人,不分白天半夜,都打电话给他。对此,他总是随叫随到,加班加点参加各种抢救。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医院溶栓救治方面的空白,同时使该疗法得到普及,现在年轻的医师都掌握了这一疗法。
武夷山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近年来,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人次。除为武夷山市民服务外,医院还义不容辞承担起为游客提供医疗保障的重任。
去年8月,54岁的湖南常德市民鲁先生,随团来武夷山旅游,数小时爬山后,他心脏病复发。医院接到呼叫后,林清飞带领团队快速赶往景区施救,回医院后,本着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原则,他与同行制定最实惠的治疗方案,力求达到最佳效果,成功为患者实施了手术,病情稳定。出院前,病人家属赶到武夷山,对医护人员赞不绝口,并送上锦旗:“救危于难医术高,视患如亲院风好。”
潜心钻研收获累累硕果
20多年来,林清飞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医院心血管专业的发展,潜心钻研医术,终于收获累累硕果。
冠脉介入治疗是心血管病治疗的有力手段,医院已经有的DSA设备,外派人员进修,并请上级专家到院指导,组成介入团队,成立导管室,经过4年的发展,目前年开展各类介入手术多台,填补武医院多项空白,如冠脉造影、支架置入术等,多个项目已达市级三甲水平。
医学专业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是专业发展的最高标准,他深刻认识到这点,从年开始进行“胸痛中心建设”,作宣传,开讲座,按照标准设置流程,设立绿色通道,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