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春节快到了,感情深,一口闷,这是大忌 [复制链接]

1#

中国是礼仪之邦,对一些礼节非常在意,尤其是酒桌上的那些文化,几乎是避免不得的。亲朋好友欢聚一堂,觥筹交错,兴意阑珊。赶上节假日,这种应酬更是不断。特别对于有心脏病史的人来说,过年过节应少喝或者不喝,或者以茶代酒,较为妥善。

过去就有40岁的运动健医院的案例。当晚喝酒聊天喝到八九点,饭局结束后又去K歌。边K歌边喝酒,一直到凌晨二点。结果后来运动时阵发性房颤发作,发现胸闷心慌,并且一颗心赶快跳出来了,感觉不舒服后,医院治疗。

三,高盐食物。高血压患者也是心房颤动的高危人群。从临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超过9.3%的房颤患者本身属于高血压人群。如果高血压患者长期大量食用高盐食物,那么很容易让自己的血压变得越来越高,这样一来也有可能因此引发心房颤动。

总结: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心内科的常见病, 心脏有两个心房,两个心室,左右心房是由负责收缩的心肌细胞和能自己除极发起电兴奋、具有自主节律的心肌细胞组成。正常情况下,心房的心肌细胞在窦房结的带领下,整齐划一,同时收缩,把血液泵到心室,再流向全身,维持我们的生命活动。而心房颤动本质上是一种心律失常,是心肌细胞不同步收缩,各干各的,收缩不同时,没有凝聚力,就无法在同一时间收缩,心肌虽然在忙活,但是各自为*,导致心房收缩无效,心脏无法工作。

房颤有几种分类:

1、房颤时间小于7天,7天以后自动恢复至窦性节律,或者经干预治疗7天内恢复的,是阵发性的;

2、超过7天,就是持续性的房颤;

3、那么有人房颤时间超过了12个月,即1年,称为长期持续性房颤。


  当患者与医生不再对房颤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做进一步尝试,即在心理上已经接受了房颤的事实的情况下,可以称之为永久性房颤。

房颤有什么危害?

1.首先,房颤是心房细胞不团结干活了,那么心脏作为泵血器官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心脏射血分数下降,影响全身各器官供血。久而久之,可导致心律失常相关性心肌病,导致心脏扩大、心功能衰竭,有些病人经常出现气促。
  

2.其次,房颤会严重影响心脏内的血流动力学,会形成湍流,而这种湍流会冲击心房内壁,造成内皮损害,还会形成血栓,这种附壁血栓一旦脱落,就是一颗定时炸弹,走到哪哪遭殃。最主要的是脑卒中危害。有研究表明房颤的栓子,大概有90%是来自于左心耳。栓子一旦形成,通过血液冲刷,有80%左右都会冲刷到脑部血管。栓子进入大脑,则会形成脑血栓,造成脑栓塞,房颤患者中风的危险是正常人的5倍;栓子进入下肢,会导致下肢动脉闭塞综合征,栓塞若不及时治疗,严重者会导致下肢坏疽。

3.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有些病人房颤反复发作,而且发作时心室率由于太快,或者房颤发作时使心脏的泵血功能下降,而出现头晕、胸闷,甚至会晕厥的症状,严重影响了平时的生活作息,导致生活质量下降,还会增加痴呆风险。

 

 所以房颤患者除了要进行复律治疗外,还应该进行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尤其重要的是,千万不要去诱发房颤,而一口闷就是一种诱发的方式,大家明白了吗?

如果您看到本文,请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人受益!

喜欢我们,请扫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