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月饼涨价今年中秋百姓还吃得起吗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癫疯

月饼涨价 今年中秋百姓还吃得起吗?


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由于时间的推移,月饼已经异化成中秋节食品和礼品。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于唐朝出现。北宋之时,该种饼被称为 宫饼 ,在宫廷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 小饼 和 月团 。后来演变成圆形,寓意团圆美好。


月饼通常是指人们在中秋节这个特定节日里吃的饼,通常为圆形。


从历史记载来看,首次将饼与中秋的月亮联系起来,是八月十五大将*李靖征讨匈奴得胜而归,唐高祖接过吐鲁番商人献上的胡饼,笑指明月说: 应将胡饼邀蟾蜍 。另据《洛中见闻》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当日命令御膳房用红绫将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但那时还没有被称之为月饼。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那时的月饼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饼、梅花饼等同时存在,并且是 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 。可见这时的月饼,还不只是在中秋节吃。至于月饼这个名词的来历,已无从考证。但是北宋著名文人苏东坡留有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的诗句,或许这是月饼这个名称的来源以及月饼做法的根据。


明代起有大量关于月饼的记载,这时的月饼已是圆形,而且只在中秋节吃,是明代起民间盛行的中秋节祭月时的主要供品。《帝京景物略》曰: 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 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


广为流传的有关朱元璋用月饼在八月十五来传递起义消息的故事,与史实不符,因为朱元璋没有领导过起义而只是加入了郭子兴的队伍,还取了郭的义女为妻,后者就是马皇后。如果用月饼传递起义消息的传说为真,那也极可能是张士诚所为。但这个传说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元朝就有了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寓意团圆,也应该是明朝开始的。如果我们综合明朝有关月饼与中秋节民俗的资料来看,应该能够看出月饼取意团圆的历史轨迹:中秋节祭月后,全家人都围坐一起分吃月饼月果(祭月供品)。因为月圆饼也圆,又是合家分吃,所以逐渐形成了月饼代表家人团圆的寓意。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地,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