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明原因先天性疾病险些夺去患儿生命 [复制链接]

1#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例仅有两个月大的宝宝患有纤维肉瘤的诊疗过程,宝宝起病急,以发热、咳嗽、烦躁3天初步诊断急性支气管炎收入院,经使用抗菌素、免疫球蛋白、补液等治疗措施后效果不好,通过进一步检查后,当确诊为纤维肉瘤后,紧急进切除行手术治疗,术后住院9天,症状缓解后出院,随访三年,没有复发症状。家长应密切注意宝宝这些表现。当使用常见手段如退热、止咳等不见好转后,需要及时就医并尽可能全面地、如实地向医生阐述孩子的所有情况。#母婴#

女,2个月

纤维肉瘤、先天性心脏疾病

年3月

急诊手术切除

住院治疗9天,随访3年

病情得到控制,无复发

一、初次面诊

下午两点左右,我突然接到重症医学科急会诊通知。病人年龄只有两月左右,因发热待查入院。住院后把可能引起发热的病因都检查了,包括骨穿,但仍未找到确切病因。而孩子的病情却越来越重,呼吸、心跳逐渐加快。最后做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发现孩子左心房内长了一个很大肿物,几乎把二尖瓣口堵死了,需要心外科紧急会诊。放下电话,医院。进到ICU孩子的病床旁,映入我眼中的是一个小小身躯,全身皮肤发花,心跳很快,-次/分,呼吸65-75次/分,很显然,宝宝状况比较糟糕。ICU医生介绍说:宝宝起病急,以发热、咳嗽、烦躁3天初步诊断急性支气管炎收入院。

经使用抗菌素、免疫球蛋白、补液等治疗措施后效果不好,反而病情越来越重,哭闹时心率可达次/分,而且越来越烦躁。刚刚做心脏彩超时发现左房内有一个巨大实质占位性病变。我仔细看着超声图像,肿物在左心房二尖瓣口位置随血流来回摆动,几乎可以遮挡整个左心室入口。这是一个很少见的病例,必须紧急手术,否则孩子随时可能因为瘤体卡在二尖瓣口造成猝死。突然的噩耗使毫无准备的年轻父母慌了神,显然不知所措。不能再犹豫了,简单概括地与他们交流后,决定马上手术以挽救孩子生命。

二、治疗经过

心脏彩超显示左心房肿大

由于时间紧,我立刻启动了心外科绿色通道。一方面联系手术室做急诊手术准备,并紧急与输血科沟通联系血源、配血;另一方面马上联系相关人员到场。逐一打完电话说明情况后,麻醉主任、体外循环主任、监护医生、医院。从会诊开始仅仅3个小时以后,所有准备工作均已就绪。下午5点,宝宝被送进了手术室。

打开核桃大小的心脏那一刻,我也惊呆了。只见在二尖瓣后瓣环的根部附着一个圆球形肿瘤,呈鱼肉样,没有包膜,看起来糟糟的,直径足有2厘米,几乎覆盖住了整个二尖瓣口。如果没有及早发现或者没有紧急手术,真不敢想象宝宝是不是会突然被这个大大的瘤体堵住左心室入口而引起突然死亡。好在,孩子是万幸的。小心翼翼地把整个瘤体取出,关闭了心脏切口,看着那颗红润的小心脏又欢快地跳动起来,我知道孩子得救了。

接下来的病理结果证实是纤维肉瘤,良性!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这意味着宝宝不但幸运地闯过了急诊手术关,以后也不会复发。随后的3年随访结果也证实了我们的结论,宝宝彻底恢复了健康!

三、治疗效果

当确诊纤维肉瘤前,对婴儿使用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反而影响了手术的治疗效果,再进一步检查确诊病因后,急诊手术完全切除纤维肉瘤,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术后住院9天即康复出院。瘤体切除后不会复发,不需要再继续吃药或放疗、化疗等后续治疗措施。至今经过3年随访观察,手术效果好,治疗成功,没有复发症状和迹象。

四、注意事项

良性心脏肿瘤患者手术后即已经达到根治目的。但由于心脏肿瘤位置不同,其手术入路及方式也有所不同,因而有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手术副损伤,从而影响心脏中一些重要解剖结构或心电传导系统的功能,需要在术后早期3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如确认无异常,可完全等同于正常健康人群,包括饮食、锻炼、工作、寿命等,不需要有任何心理负担。

因小婴儿尚不能进行语言交流,其哭闹、烦躁等症状代表了不适,家长应密切注意宝宝这些表现。当使用常见手段如退热、止咳等不见好转后,需要及时就医并尽可能全面地、如实地向医生阐述孩子的所有情况。这样,医生会根据提供的线索,尽快寻找到病因,避免耽误治疗甚至引发致命后果。

五、个人感悟

心脏肿瘤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主要由于肿瘤部位不同导致的,比如:靠近瓣膜的肿瘤可以导致瓣膜狭窄或反流,产生杂音;累及传导束的肿瘤可引起心律失常;累及流出道或流入道的肿瘤可引起血流梗阻性症状;肿瘤累及心肌可导致心力衰竭;心包肿瘤可产生心包积液或心脏压塞;甚至有些因肿瘤碎片导致的体循环或肺循环栓塞。正是因为心脏肿瘤的临床表现是非特异性的,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甚至导致漏诊或误诊。因此,常需要多项检查来排查病因。

随着社会发展,环境污染、高龄产妇、不良嗜好等因素可能会导致心脏肿瘤的发病率有所增加。所以,建议孕妈妈在孕中期(孕20-24周)能够做胎儿心脏超声专项检查,从而可以及早发现问题。但由于目前的医学技术尚不能在胎儿期通过图像来准确判断出肿瘤的良恶性,需要理性对待检查结果,必要时找专科医生咨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