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它会导致高心病包括左室肥厚、左房扩张以及冠心病及升主动脉扩张等心脏损害。
这些改变导致各种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其中以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最常见,房颤、房扑其次,室速、室颤等次之,少见有传导阻滞。
这当中,房颤能显著增加死亡率及血栓栓塞的危险,而室速、室颤等快速心律失常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增加猝死危险。
心力衰竭常见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时由于患者的心肌出现损伤,心腔扩大和(或)心肌肥厚,心肌细胞、胞外基质和胶原纤维网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即心室重塑,因此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心律失常和房颤最为常见。
急性冠脉综合征常见心律失常(ACS)
急性冠脉综合征(即不稳定心绞痛、心梗)时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为室性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和心动过缓、房颤。同时患有室速和室颤的患者,短期和长期死亡率最高。在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继发性室颤与高住院死亡率(高达50%)相关。传导阻滞:大约28%的ACS患者在初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期间或之后立即发生窦性心动过缓(40次/分钟)。严重传导阻滞患者需要安放心脏起搏器。房颤:部分患者在介入治疗期间或紧随其后可发生房颤。房颤可显著增加心梗患者的死亡率,但心梗48小时内出现的房颤与死亡率增加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