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人咨询
“医生,我30岁体检查出房颤,但是身体没有明显感觉,阵发性的,应该有1~2年了。医院说要做手术,感觉偶然发现的、症状也不明显就要手术,是否没有必要?”
说到这个问题,我记得曾经跟大家讲过一个因大面积脑梗送到急诊科抢救的患者,开始根本看不出任何心脏不适的情况,后来才发现罪魁祸首其实是房颤。也正是因为房颤导致的血栓引发了脑梗,医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种无症状的“房颤”!
既然要讲无症状的“房颤”,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房颤?
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众所周知,正常人的心跳频率是60~次/分,这是由心脏的「司令部」——窦房结控制的,所以节律体现为正常的窦性心律。但是当某些因素使心房跳动的频率达到~次/分,而且极不规则时,心房内各部分肌纤维就不能顺序的收缩,而是在极不协调地乱颤,心房便失去了整体有效的机械收缩,从而不能够帮助心脏内的血液泵到全身,就是「房颤」。
房颤有症状:
(1)心悸:就是感到心跳紊乱或心跳加快,体力疲乏或者劳累;
(2)眩晕:头晕眼花或者昏倒;
(3)胸部不适:疼痛、压迫或者不舒服;
(4)气短:在轻度体力活动或者休息时感觉呼吸困难
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头晕等都是房颤的常见症状,甚至少数患者会出现多尿、黑矇和晕厥。可偏偏就有这样一些患者,上述的这些症状他们都没有,对房颤完全没“感觉”,这就是“无症状房颤”了。
无症状的“房颤”具体有哪些危害?
房颤的危害主要有三个方面:
(1)影响生活质量:患者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
(2)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可表现为偏瘫(脑卒中)、剧烈腹痛(肠系膜动脉栓塞)及肢体发黑(肢体动脉栓塞)等;房颤时心房有效收缩功能丧失,血流混乱而易形成血栓。若血栓脱落,栓子随血液循环到全身,可引起脑梗塞或体循环栓塞而致残、致死。
(3)导致心脏结构发生变化:长期房颤可引起心脏扩大,导致或加重心力衰竭;另外,房颤患者心房有效收缩功能丧失和长期心率过快可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也可导致心功能下降甚至心力衰竭。
而无症状的房颤则因为其隐蔽性能在“不知不觉”中增加患者脑卒中、损害心功能,甚至致死。可以说是“伤人于无形”!
其一,无症状房颤患者因未能及时发现,而长期暴露于快速的心室率之下可以出现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进而发展为心力衰竭。
其二,多年已经适应了无症状房颤的患者,不积极治疗,可能会突然发现心脏会逐渐扩大,还会增加心力衰竭及脑卒中的发生可能,最终增加死亡风险。
还有一些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能使部分房颤患者无症状表现,很多心律失常患者还误以为没症状就是病转好了。但是仍有少部分患者可以观察到无症状房颤发作。
为什么得了房颤要做手术?
房颤如果不积极治疗,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心衰、卒中等疾病。
房颤的治疗主要有三个目标:
(1)控制心室率;
(2)控制心脏节律;
(3)预防血栓栓塞。
控制心室率是指使心脏实际跳的次数。控制心脏节律是指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对于症状较轻的老年房颤患者,首先要控制心室率其次要抗凝治疗,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
对于频繁发作的阵发性房颤,药物治疗可以合用几种抗心律失常药物,但不能根治房颤,只能达到减少房颤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所以对于频繁发作的阵发性房颤,建议行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
除此之外,房颤还有以下3个特点:
1)越发越严重:从疾病的初期到晚期,从偶发到持续发作,从阵发性房颤、到持续性房颤、再到慢性房颤,如果不积极治疗,房颤会越发越严重;
2)药物只是治疗的第一步:经过大量的临床病例观察,药物治疗房颤的效果不是很好,另一方面,长期服用药物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改变、肺纤维化以及胃肠道反应,给患者带来很多不适;
3)导管射频消融手术消除房颤病灶治疗房颤:房颤大多起源于肺静脉,少数可能来自肺静脉外的一些位点,射频是一种高频电流能量,作用于心肌时可导致局部坏死,此后以瘢痕组织替代愈合,从而截断传导通路。打个比方,这就好比森林大火时拔除树木和野草而制作的隔离带。因此隔离肺静脉的心电活动可治疗房颤。
下面我们来看下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过程:
第一步:在DSA手术室,在穿刺点皮肤消*后进行局部麻醉,病人在整个手术中都是清醒的,随时可将自已的感受告诉医生(但不要乱动)。
第二步:建立穿刺点到心腔通路导管路径,进行电生理检查。一般选择患者股静脉入路,穿刺点位于两侧腹股沟(即大腿根部),皮肤表面的伤口仅2mm左右,比粗针眼略大。
第三步:记录房颤患者心脏不同部位的电波活动,进行适当的电刺激诱发心律失常,对异常电波进行分析,准确找到病灶。
第四步:选用特制的射频消融电极准确到达患者病灶部位,短时间内发射射频电流,从而使局部心肌组织干燥坏死,阻断异常电波传播路径,从而治疗心律失常。
第五步: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查看手术结果,检查结果正常则手术完成。患者术后需要平卧制动8~12小时以利穿刺处止血,然后就可以下地活动了。一般2~3天就可以出院。
总之,房颤的治疗取决于房颤的类型、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同时还要考虑合并存在的心血管疾病、心功能状态以及患者的年龄、一般状况。如果是时间较短的阵发性房颤(时间48小时),能够自行终止者,可以继续观察一下,同时需要注意原有的其他疾病的治疗;当然,如果发作房颤时感觉明显不适,也是需要看医生的。而对于其他类型的房颤,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