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什么是心房颤动 [复制链接]

1#
哪里能治好白癜风         http://m.39.net/pf/a_6703361.html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患者出现了“心脏乱跳”的现象。正常的心跳频率是60~次/分,而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保持心脏正常泵血功能。一旦发生房颤,心房的激动频率高达-次/分,且激动传导杂乱无章,心房失去正常的收缩,不但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导致或加重心衰,还容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即可引起中风等并发症。房颤患者的心跳不但快慢不等,还会出现心跳强弱不齐以及“脱跳”,也就是说,如果同时测每分钟心率和脉率,会出现脉率低于心率的情况。


  一、房颤的分类


  根据房颤的发作特点,房颤可分为三类: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AF)、持续性房颤(persistentAF)及永久性房颤(permanentAF)。


  阵发性房颤:指持续时间7d的房颤,一般24h,多为自限性。主要表现是心律完全不规则,心音强弱不等;心室率多快速,~次/min。当心室率低于90次/min或高于次/min时,节律不规则可不明显。排血量少的心搏不能引起桡动脉搏动,因而产生脉搏短绌(脉搏次数少于心搏次数),心率愈快则脉短绌愈明显。


  持续性房颤:指持续时间7d的房颤,一般不能自行复律,药物复律的成功率较低,常需电复律。持续性房颤本身不是一种致死性心律失常,但其可引起头晕、心悸等不适症状,严重的会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临床疾病。


  永久性房颤:指复律失败不能维持窦性心律或没有复律适应证的房颤。这类心律失常患者心房持续不规则颤动,而不是像正常人一样有规律的搏动,由于心房的神经冲动不规则下传,心室不规则地跳动。


  多种疾病和诱发因素可以导致房颤。孤立性房颤是指年龄小于60岁,没有(找不到)临床或心脏超声显示心肺疾病(包括高血压)的证据。此类患者的血栓栓塞和死亡的风险低,预后较好。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因年龄增加并出现左房增大等心脏结构的异常时,不再隶属于这一类别。非瓣膜性房颤是指没有风湿性心脏病、人工瓣膜置换或瓣膜修补的患者发生房颤。


  二、房颤的危害


  房颤时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导致脑栓塞(中风、偏瘫)、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


  长时间房颤发生时容易导致心房的收缩功能减弱,心率加快时容易造成心脏衰竭,严重时还会导致各个组织器官功能减退甚至衰竭,首先是肺衰竭,引起下肢水肿,一些老年患者还有可能出现中风的情况。所以,房颤患者患脑梗塞大约是心律正常人的4~7倍。可见,房颤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


  房颤看似离我们很遥远,但实际上30岁-85岁人群房颤患病率为0.77%,80岁以上人群房颤患病率达30%以上,推测我国目前约有0万房颤患者,据统计,每个人一生中有1/4的概率发生房颤。可见,房颤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老年人、具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等病史的患者,肥胖患者、有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的患者均容易罹患房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