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种病位居黑龙江省死因榜首省内知名专家 [复制链接]

1#

???????????5月11日,黑龙江省络病学会学术年会暨“慢病防治中国行—走进黑龙江活动”在哈尔滨友谊宫召开。

近些年来,随着生活方式改变、环境污染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并发症等慢病患病人群成逐年上升趋势。据权威部门数据显示,截止到年我国仅心脑血管病患者人群高达2.9亿人。同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患病人群年轻化趋势也愈发严重。

而受地理、季节和饮食等多因素影响,地处高纬度地区的黑龙江省在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率始终居高不下。有关部门统计,在黑龙江省居民死因排名中,心脑血管类疾病致死率位居首位,占黑龙江省居民死亡人群超过50%。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中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

络病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中对心脑血管、糖尿病及并发症、肿瘤等难治疾病具有独特指导价值的应用理论。作为我省络病理论应用与研究的最高学术盛会,本次黑龙江省络病学会学术年会邀请了多位省内外权威专家莅临。多位专家,围绕络学研究40年理论发展、心血管疾病治疗与防控等主题内容进行了专题报告,并与来自我省12个地市的近位心脑血管病、内分泌领域的中西医专家学者、各医疗单位、医学院校和有关研究机构医务工作者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大会主席、黑龙江省络病学会理事长周亚滨教授

多年来,中医络病理论作为中医药理论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在慢病防治工作上做出了积极地贡献。

在本次会议主题报告环节,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张福利教授在“络学研究回顾与展望”的报告中系统回顾了40年来络病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在络病理论指导下通络药物在干预治疗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张福利教授指出,中药整合调节,在改善患者症状效果显著,同时对防治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这成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

哈尔滨医院李为民教授解读“中国心力衰指南解读”的报告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病“最后的战场”,近年来,我国有超万的心衰患者。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人群的增加,心衰的“后备*”也将日益壮大。加上心衰有发病率高、难治疗(5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仿)、常需反复住院、诊疗和管理欠规范的问题,心衰已成为影响我国公众健康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亟待解决。

哈尔滨医院李为民教授在题为“中国心力衰指南解读”的报告中介绍到,临床指南是为患者提供最佳医疗服务的推荐意见集合,可为临床医生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权威的用药依据和指导性建议,促进正确用药、合理用药、规范用药。

对于近年来有关心衰治疗的新理念是神经内分泌阻滞/调节药物与整体调控相结合。具有代表性的药物除西药之外,还包括传统中药,中西医协同发展将共同改变心衰的诊疗现状。

哈尔滨医院曲秀芬教授分析“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现状与挑战”

哈尔滨医院曲秀芬教授做了题为“中国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现状与挑战“的报告。她介绍,近年来导管消融等心律失常非药物治疗方法进展迅速,但其有局限性,无论从经济学、治疗效果、以及医疗资源配置上(尤其在我国),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地位仍然不可动摇。

发挥中西医融合优势传播中医络病理论

络病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中对重大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的应用理论。被誉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黑龙江省络病学会理事长、黑龙江中医院周亚滨教授介绍,作为较早开展络病学研究的地区,黑龙江省络病学会于年成立,也是全国范围内唯一一个省级络病协会。在黑龙江省科协的指导下,多年来黑龙江省络病学会吸引了一大批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学者,形成以中医为主体多学科交叉的会员团体。

学会在中医药发展、中西医结合交流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结合中医络病理论研究,按照脏器分布设有相应的专业委员会,按照学科特点组织专题学术活动,传递和交流最新学科信息和前沿进展。目前已覆盖心脑血管、呼吸、肿瘤糖尿病等专业领域。

同时,学会也将络病诊疗下沉到基层,成立了二级专业委员会,理论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专委医院、广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组织开展各类基层巡讲及继续教育活动,不仅让广大基层医生深入了解络病理论,也让广大患者了解和获益。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作者:朱虹

责任编辑:刘菊

审核:石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