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白癜风应该注意什么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727/5575720.html在看科普文章的时候发现,科普房颤的文章很多,但是很少看到科普心房扑动的文章,本文向大家介绍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的区别与联系,并介绍心房扑动有什么危害?
1什么是心房扑动?
心房扑动是由于心房的异位起搏点而导致的心房快速收缩,它的频率一般在~次/分之间,但是下传到心室的频率(心跳的次数)会随着心房到心室冲动下传的比例不同而不一样,一般来说,有1:1、2:1和3:1或者4:1下传的,等等,1:1下传意思表示为一次的心房收缩引起了一次的心室收缩,2:1下传指的是两次的心房收缩下传一次到心室引起一次心室的跳动,以此类推。心房扑动的准确诊断,有赖于心电图的检查,因为这个时候听着心里可能是正常的,以窦性心律(正常心律)在听诊上往往不能分辨。
2心房扑动为什么会与心房颤动联系在一起?
由于心房扑动引起的危害等同于心房颤动,其发生机制也有一定的类似性,并且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可以在一定的时候相互转化,一般心房扑动发生在前,最后发展为心房颤动,临床上有一种不纯性房扑的诊断,其实是心房颤动,但是其颤动波又有一定的规律性,类似于房扑。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都可以认为心房已经失去了收缩的功能,它将会使心功能减少1/3,但是心房扑动有一些规律的收缩,并且有心房收缩后的心电下传,理论上来说,心房扑动丢失的心功能比心房颤动要稍小一点。两者的诊断都需要依靠心电图。
有人认为心房扑动是房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之间的一个中间状态,笔者很认同这个说法。
3心房扑动的心律一定是整齐的吗?
心房扑动可以是整齐的,也可以是不整齐,当心房扑动的下传成1:1、2:1、3:1或者4:1交替不等的下次方式下传心室的时候,心脏的跳动可以不规则,但是很多时候如果是固定频率的下传,心跳往往是规则的,例如房扑2:1得下传,事实上这种下传的比例是最多的,如果传导比例频率固定,那么心脏跳动的频率是心房收缩两次心室跳动一次,这个时候可以是规律的。
4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有哪些区别?
首先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的频率不一样,心房扑动的频率一般是次/分以下,而房颤的频率一般在次/分以上。
虽然心房扑动可以出现在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中,但是其绝大部分的心房扑动患者是由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
房扑的发生机制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三尖瓣环狭部依赖的心房扑动,这种类型见得最多,扑动波在下壁导联呈负相,也就是平常心电图上所诊断的I型心房扑动,另一个是非三尖瓣环峡部依赖的心房扑动,可以是围绕腔静脉或肺静脉以及二尖瓣环的折返,这种相对少见,心电图诊断为II型心房扑动。
5发生心房扑动的病因有哪些?
所有的器质性心脏病导致的心房的结构改变,心房内的压力改变,或者是心房壁受到的压力或张力改变,以及心房壁的供血发生改变,都可以引起心房扑动,所以发生了心房扑动,要积极的寻找心房扑动的原因,能够去除原因的要及时去除原因。
6心房扑动的治疗与心房颤动的治疗有什么区别吗?
心房扑动的治疗和心房颤动的治疗有类似之处,其方法学都基本上是一样的,可以采取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去除病因的治疗,一般治疗和射频消融治疗以及电转复治疗甚至外科手术治疗,值得一提的是,在临床上看到的现象,不管是非药物治疗或者是药物治疗,心房扑动的治疗效果比心房颤动的治疗效果一般更好,更容易转变为窦性心律,也就是转为正常窦性心律的成功率更高。
早期的心房扑动射频消融I型心房扑动效果是比较好的,原因是由于它是围绕三尖瓣环,并且折返环稳定,在还没有三维定位的Catro系统之前,用的是Lasso方法,效果也不错,现在用Catro系统标测做效果更好,总体来说,现在心房扑动的治疗效果是不错的。
如果不能够转为正常心律,同样可以采取控制心室率的治疗,要注意下传频率的不同,避免心室率过慢。在抗凝治疗的指证上,房扑和房颤没有差别。
7心房扑动有什么危害?
心房扑动的危害等同于心房颤动,因为心房扑动使心房的收缩功能受到了严重的障碍,心房客观上基本属于不收缩的状态,容易形成血栓,血栓如果脱落会导致动脉血管的栓塞,包括脑动脉的栓塞也就是中风和周围血管的栓塞,并且都使心脏功能降低1/3。
综上所述,心房扑动的危害等同于心房颤动,都容易造成栓塞现象以及使心脏的功能降低1/3,但是由于大部分心房扑动都有病因,所以一旦发现房扑,要积极的寻找原因并去除这种病因,且很多疾病在发生的过程中,心房扑动发生在前,心房颤动发生在后,治疗效果方面也表现出房扑的治疗效果好于房颤。
医师简介
医院心血管内科
陈江斌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三下午
如果你想获取心血管资讯,可扫描
或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