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案例一
监拍一起触电事故,员工触电后倒地不起,全身僵硬,当场死亡!
事故案例二
特种作业操作证已过期的钟某到某公司送还前几天修理的吊锣机,期间该公司厂长周某让钟某去三楼车间检查装在车间墙壁上的工业排气扇是否存在故障。随后,钟某穿着半袖衫、短裤及拖鞋独自到三楼,登上喷漆房排风扇所在平台(约70cm高)检查处理排风扇故障。
当周某到三楼车间找钟某时,已发现其躺在排气扇旁一动不动,维修工具散落在地上,经抢救无效死亡。
直接原因:涉事排风扇电机外壳带电
死者在检修时,同时触碰到排风扇电机外壳及水槽铁皮或厂房接地体,从而发生了触电事故。此外,电气设备没有采取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及相邻电气设备等电位连接。
间接原因: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作业人员在明知电工证过期的情况下承接电工作业过程并带电作业;
施工作业前未对作业环境、条件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和确认;
施工作业时,作业人员也没有佩戴绝缘手套、干燥的绝缘物等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事故案例三
近日,某公司配电站在进行电路改造时,发生一起触电事故,造成1名外来施工人员(男37岁)死亡,直接经济损失万元。事故调查组经调查认定,该事故是一起“外来作业人员管理不严、电工无证上岗、违章作业”造成的生产安全事故。
从现场勘查来看,几个致命的隐患导致悲剧的发生:先是配电站在作业时未全部断电、发生地裸铜排未做安全绝缘防护,接着作业现场也未认真勘查和风险辨识,最后是个人防护用品(劳保鞋、手套)缺失等等。
分析该起事故,可以看出,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作业人员(死者)在进行电缆线穿线时,碰掉边上带电电缆的保护盖,作业人员在把保护盖复位的时候触碰到带电电缆,导致触电死亡。”可以说,作业人员毫无意识和防备的情况下,误触碰带电线缆,触电身亡,确实让人心疼。
事故案例四
年7月1日,位于东莞市桥头镇桥新工业园的舒尔曼塑料(东莞)有限公司成品出料仓内冷冻仓库施工现场发生一起触电事故(两级均无漏电保护),事故造成1名操作工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为.6万元人民币。近日当地应急管理局公布了该起事故调查报告。
1.操作工人无特种作业电工证,将套管三芯电缆的*绿色线与研磨机的外壳PE线连接,同时将套管三芯电缆另一端(*绿色此时为相线)接到距离研磨机约7米处的V三相电源开关,并接通电源,导致研磨机外壳带电。
2.事发时操作工人赤脚站在地面潮湿的施工现场,左手(左手有电伤痕迹)碰触到机器外壳时(此时研磨机外壳已带电)。
3.设备连接的临时电源控制开关无漏电保护功能,车间取电的末级电源开关也无漏电保护功能,电流经人体形成回路,导致操作工人触电死亡。
事故警示
每个事故的背后,总有令人警醒的“故事”,这是我们认真学习和反思事故的原因。触电总发生在不经意之间,一步错步步错,一个环节失效,个个环节难以管控,失去控制,终究酿成悲剧,实在令人心痛。
安全规程生命书写,
牢记心中时刻不忘。
你不把安规当回事,
死神就会要你的命!
安全,真的是一秒钟都不能放松!
1
触电事故原因分析
(1)电气线路、设备安装不符合安全要求。
(2)非电工任意处理电气事务。
(3)移动长、高金属物体碰触电源线、配电柜及其他带电体。
(4)操作漏电的机器设备或使用漏电电动工具。
(5)电动工具电源线破损或松动。
(6)电焊作业者穿背心、短裤,不穿绝缘鞋;汗水浸透手套;焊钳误碰自身。
(7)湿手操作机器开关、按钮等。
(8)临时线使用或管理不善。
(9)配电设备、架空线路、电缆、开关、配电箱等电气设备,在长期使用中,受高温、高湿、粉尘、碾压、摩擦、腐蚀等,使电气绝缘损坏,接地或接零保护不良而导致漏电。
(10)接线盒或插头座不合格或损坏。
2
触电简述
触电是人体触及带电体、带电体与人体之间电弧放电时,电流经过人体流入大地或是进入其他导体构成回路的现象。
常见的触电方式有两种:即直接接触触电和间接接触触电。
人体不同部位接触不同电位则有电流流过为触电。分为“电击”与“电伤”两类。
“电击”:电流流过人体内部破坏心脏、呼吸与神经系统,重则危及生命。
“电伤”: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可伤内部及骨骼,在人体体表留下电流印、电纹等触电伤痕。
2.1影响电流对人体的触电危害程度的因素
(1)人体情况:人体敏感性;
(2)通电途径:左手-胸>手-手手-脚>脚-脚;
(3)触电时间:触电急救的*金时间是触电后的5~10分钟;
(4)电流的大小:工频50HZ下的感知电流,摆脱电流和致命电流;
(5)电流性质:25HZ~HZ交流电>直流电>1千HZ以上高频电流;
(6)电流从人体的左手流经至前胸时,对人体的伤害最严重。
2.2安全电流与安全电压
(1)人体允许电流:我国按照50HZ交流电,触电时间不超过1秒时的人体允许电流,一般为30mA·S;
(2)安全电压:
在无高度触电危险的建筑物中为65V。
在有高度触电危险的建筑物中为24V。
在有特别触电危险的建筑物中为12V。
3
触电形式分类
3.1直接接触触电
直接接触触电是指人体直接接触到带电体或者是人体过分的接近带电体而发生的触电现象。也称正常状态下的触电。常见的直接接触触电有单相触电和两相触电。
3.2单相触电
单相触电是指当人站在地面上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到某相火线而发生的触电现象。在低压供电系统中发生单相触电,人体所承受的电压几乎就是电源的相电压V。
3.3两相触电
两相触电是指人体同时接触设备或线路中的两相导体而发生的触电现象。若人体触及一相火线、一相零线,人体承受的电压为V;若人体触及两根火线,则人体承受的电压为线电压V。两相触电对人体的危害更大。
3.4间接接触触电
间接接触触电是指人体触及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设备外壳或金属构架,而因故障意外带电发生的触电现象。也称非正常状态下的触电现象。
跨步电压触电也属于间接接触触电。
4
触电电流分类
(1)感知电流:能够引起人们感觉的最小电流。感知电流值因人而异。总体上成年男子感知电流平均值约为1mА,而成年女子约为0.7mА;
(2)摆脱电流:人能忍受并能自动摆脱电源的通过人体的最大电流。平均值为10mА;
(3)安全电流:使人不发生心室颤动的最大人体电流。在一般的场合可以取30mА为安全电流,即认为30mА是人体可以忍受而又无致命危险的最大电流;而在高危场合应取10mА为安全电流;在水中或者在高空应选5mА为安全电流;
(4)致命(室颤)电流: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强度超过50mА,时间超过1s就可能发生心室颤动和呼吸停止,即:“假死”现象(正常情况下成人的心率平均值为75次/分钟,当发生心室颤动时心率将达次/分钟)。
5
接触电压与跨步电压防触电措施
(1)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大小与接地电流的大小、土壤电阻率、设备的接地电阻和人体位置等因素有关;
(2)当人体误入电流入地点地面电位区域时,应两脚并拢或单腿跳跃,离开电位分布区8-10米以外;
(3)当人穿靴鞋时,人体受到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将大大降低。
防触电,
磨破嘴皮子和工人说半天,
不如让他看看这个!
再来一波触电事故合集,
动图还原事故现场,触目惊心!
生产类
生活类
高压触电类
来源:中国安全生产网、每日安全生产、安全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