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体水平,通过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有效干预,可以从整体上预防心脏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对具体的某位患者,心脏性猝死以突发性、不可预测性为特征。
--在猝死面前,我们是平等的。
--在心脏骤停面前,美国心脏协会主席也不能被豁免。
美国心脏协会(AHA)是什么组织机构?--美国心脏协会是美国历史最悠久、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心血管疾病和中风防治组织,其成员由世界各地从事心血管疾病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医生和科研人员组成。被世界各国作为标准的很多心血管疾病指南,包括心脏骤停诊治指南,就是由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心脏病学会联合编写、制定和发布的。--心脏骤停,上天给的“*金4分钟”,对每一个个体患者,也是平等的。--年,时任美国心脏协会主席的John?Warner,在科学年会期间发表演讲之后,在其宾馆经历了一次心脏骤停。但其身边的人充分把握住了上帝给的生还时间--“*金4分钟”,使得John与死神擦肩而过。事后,John?Warner选择将自己的私人故事公之于众,希望加深人们对拯救自己的“生存链”的认识:
附近的人知道如何进行心肺复苏,
他的酒店有AED,
急救人医院的工作人员那里,
第一时间把他送进心导管室,及时打开堵塞的冠状动脉......
美国心脏协会的官方网站上,至今保留着JohnWarner遭遇心脏骤停后完整生还的故事。上图标题的译文:“美国心脏协会主席的心脏停跳了几分钟。现在他已经返回工作岗位,准备分享他的故事”今天,我们一同读读John?Warner的故事,通过他生还的过程对“生存链”的完美诠释,我们能得到很多启示和教益。52岁的John?Warner是著名介入性心脏病专家、医院的首席执行官,也是年时任美国心脏协会主席。John?Warner的心脏骤停正好发生在加利福尼亚州的阿纳海姆美国心脏协会的科学年会期间。年11月12日,作为时任美国心脏协会主席,John?Warner博士在AHA科学年会的开幕式上,做了有关心血管疾病研究方面的主旨演讲。心脏骤停发生的前一天,John?Warner作为年时任美国心脏协会主席在AHA年会上做主旨演讲John?Warner在演讲中谈到:他家里没有“老人”。他的父亲和祖父都在60多岁的时候做过心脏搭桥手术,所以他知道这最终也会发生在他身上。他在讲话中提到,有必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以解开为什么像他这样的家庭成员可能面临更高的风险,或者他们是否有独特的风险因素,是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谜团......尽管为了避免父亲和祖父的命运,他尽了一切努力来监测自己的健康。但就在John?Warner博士发表激情洋溢的演讲后的第二天,就是在他50出头、风华正茂、“风度正翩翩”的人生光辉灿烂的年华,Warner成为9,万患有心血管疾病或中风后遗症的美国人之一......年11月13日上午,John?Warner在出席完一个公益活动后,在酒店房间里靠在床上短暂休息。心脏骤停发生前几小时,John?Warner参加全国性的公益活动。John?Warner的妻子、正在化妆的Lisa,突然听到Warner的喘息声。当Lisa冲向她丈夫Warner时,John?Warner已经闭上眼睛,对她的呼唤没有反应。死神光顾--“猝死,人不分东西、地不分南北......”,发布心肺复苏(CPR)权威指南的行业协会主席美国心脏协会主席也不例外,生死竞速、“生存链”的接力开始......心脏骤停发生在美国心脏协会主席身上。美国心脏协会院外心脏骤停初、高级生命支持指南推荐、强调的“生存链”,在实践中能否环环扣紧、把生命接力下去呢?Lisa立即打电话给宾馆的接线员寻求帮助,并大声叫喊她的孩子,21岁的Jacob和17岁的Lauren。他们目睹了John?Warner最后的一次呼吸,John?Warner的脸色发青......Jacob和Lisa跑下大厅,尖叫着找医生......点评:
“生存链”的第一环,识别和呼救。
John?Warner的家人做得比较到位。应急反应系统,估计宾馆的接线员也启动了。
Lauren和她的父亲John?Warner单独呆在一起,她想起了三年前(在一次全国慈善联盟会议上)看的一段只用双手进行的心肺复苏训练视频。那天她在一个假人上练习胸部按压,她记得她知道歌曲“StayinAlive”的节奏对那些按压来说是正确的速度。隔几个房间,医院重症监护室的儿科心脏病专家Tia?Raymond医生被Jacob的叫喊声吵醒。她跟着Jacob和Lisa来到他们的套房,紧跟她们的是Tia?Raymond医生的室友Janie?Garza,一名护士。Tia?Raymond医生和JanieGarza护士是长期的心肺复苏合作伙伴,她们在提供高质量、专业的心肺复苏方面有很多实践,尽管这医院外一起挽救生命。点评:
尽管从专业的角度我们对当时的情况不得而知,但从以上报道看,从John?Warner的女儿Lauren开始了“生存链”的第二环:“及时高质量的心肺复苏”进行的很及时很好。
Tia?Raymond医生和John?Warner还是熟人:John?Warner是她婆婆的心脏病专家。点评:
John?Warner很幸运,参加美国心脏协会的科学年会的都是心血管疾病医生或科研人员,很多同事还彼此比较熟悉。每年大家都在讨论、帮助更新心脏骤停的初高级心肺复苏指南,这种情况下,发布指南的本行业协会大统领心脏骤停后急救的程序都出错,要闹大笑话。
酒店保安Kodie?Hartman很快加入了心肺复苏小组。几分钟后,另一名酒店工作人员带来了一台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这是一台可以使停止跳动的心脏恢复正常的、非常简单的、人人都可以按照指示做的、“傻瓜式”的机器——为停止运转的心脏这台发动机重新“点火”的机器,也称为“救命神器AED”。“救命神器AED”的第一次电击(除颤),无效。这对护理人员来说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因为他们知道这意味着John?Warner的生存几率已经下降,但他们没有放弃。他们继续进行不间断的有效的心肺复苏,并再次除颤——第二次电击。Janie?Garza说,他们到达时John?Warner的脸色发青,第一次电击后更是脸色发青。但第二次电击后,John?Warner的颜色有所改善,AED的程序按惯例建议他们继续进行心肺复苏。Janie?Garza正在做人工呼吸时,John?Warner开始伸手把她推开,同时Tia?Raymond摸到了脉搏。Janie?Garza说:“他正在快速好转”。点评:
“生存链”的第三环:快速除颤--为停跳的心脏这台发动机重新点火成功!
心脏是个电器官。80-90%心脏骤停的初始节律是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这种电紊乱是很难通过心脏按压等机械能量纠正的。“救命神器AED”通过瞬间释放高能量的电脉冲,让这种处于“春江潮水连海平”式众多的小螺旋式电紊乱立即停止,由心脏自身节律最高处,重新发动冲动让心脏正常工作......
由此也可以看出,我们经常报道的没有用“救命神器AED”就“成功”复苏过来的“心脏骤停”案例,心脏骤停诊断可能是不可靠的。
“救命神器AED”,心脏骤停急救能否成功的“胜负手”。
心脏骤停生还者美国心脏协会主席John?Warne(中)和拯救他生命的人。从左至右:John?Warner的女儿LaurenWarner,TiaRaymond医生,护士JanieGarza,美国心脏协会年时任主席John?Warner,John?Warner的妻子LisaWarner和儿子JacobWarner.(图片由美国心脏协会提供)急救人员很快把John?Warner送到2.7英里(4.3公里)外的加州大学欧文医学中心心导管室,造影发现冠状动脉闭塞是John?Warner这次心脏骤停的原因。Pranav?Patel医生很快成功地为John?Warner开通了闭塞的冠状动脉并植入了支架--这是John?Warner自己已经进行了数千次的日常工作。点评:
“生存链”的最后两环:基础及高级医疗急救医疗服务、高级生命维持和心脏骤停原因闭塞冠脉的及时开通,也很到位。
John?Warner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同时也回到了他的美国心脏协会主席的位置上,同时也成为了每周一、三、四进行心脏康复的患者。点评:
心脏康复很重要。使人回归正常、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和回归工作。
虽然人们很自然地怀疑美国心脏病协会主席得到了特殊待遇,但事实是:当时在同一时间地点的任何人都会受到同样的心肺复苏和除颤治疗。美国心脏病协会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使全国各地的社区能够拯救任何人的活动,一些心脏骤停患者很幸运,得以生还。点评:
周围很多人都定期接受过心肺复苏培训、公共场随时都能拿到的“救命神器AED”配置,这在很大程度是John?Warner在经历心脏骤停后,得以完整生还的原因。
作为一个著名的心脏介入专家,John?Warner说:“我一直都知道要照顾好自己的心脏--吃得好,锻炼身体。我跟踪了自己的危险因素,但我可以做得更好。”John?Warner告诉大家:“如果发生在我(著名心脏介入专家,世界上最权威的心脏协会美国心脏协会主席)身上(心脏骤停和生还),任何人身上都可能发生。”而且它可以在任何时间发生在任何地方,这就是为什么John?Warner鼓励大家学习心肺复苏术。他还支持推动心肺复苏培训成为高中毕业的必修课程;许多州都有,但并非所有州都有。John?Warner说:“知道心肺复苏术意味着无论你走到哪里,你都有能力挽救生命。”。John?Warner认为:“学习心肺复苏不需要很长时间,你真的没有比这更大的天赋了。”
--在上天面前,我们是平等的。
--在健康面前,我们是平等的。
--在猝死面前,我们也是平等的。
--在急救的“*金4分钟”面前,我们也是平等的。
--只有受到过培训的身边人,决定了心脏骤停患者的生、还是死。
--是应该众志成城,推进、普及我国心肺复苏的时候了。
--转发本文,就可能救人一命。有心脏病史者,更应该让家人知道。
医院拍摄的心肺复苏视频,供大家参照。
普通人就可以学会。
(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致谢:
感谢美国华裔心脏协会李剑明教授提供的原文链接,本文在美国心脏协会网站上的资料编译而成。
译者简介:
周鹏,MD、PhD,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留美博士后、研究员,医院内科主任。周鹏医生是《全科艺苑》编委,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心肺复苏学组委员,中国抗衰老促进会慢病防控工作委员会专家组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高警示药品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心脏协会会员,美国生理学会会员,美国心脏骤停基金会义务教员,美国科研协会会员,国际心电学会官方杂志JournalofElectrocardiology和欧洲心脏协会官方杂志CardiovascularResearch等国际专业期刊的论文评阅人,JournalofCardiovascularDiseaseResearch总编辑、美国华裔心脏协会学术/教育委员会主席(-)、公共健康教育部部长(-)。从7年以来,49篇科研摘要被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年会接受并已发表在美国的《循环》杂志增刊上。专家门诊预约:医院内科-,-,--本期编辑:Henry。感谢“周鹏心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