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心内科驻守阵地,让患者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13日讯脱下一身沉重的铅衣,把刚从生死线上拉回来的孟大爷送回心内科病房时,正值年元旦凌晨。

这个新年对山东省立三院心内科的医护而言,与以往有些不同——新冠病毒感染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激增,且危急重症占比高达70%以上。而过去一段时间,医护因感染新冠病毒出现严重减员。一增一减之间,考验的是省立三院心内科一线医护人员的担当、责任和初心。

“生死真是一瞬间。感谢高主任为我抢回了一条命。”心梗患者这么说;

“多亏您给做的起搏器手术,要不这次感染新冠病毒我肯定撑不过去。”心律失常患者这么说;

……

心内科主任徐庆国介绍,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省立三院心内科全力迎战,接诊多例新冠合并急性心梗、心律失常等急危重症患者。大家24小时坚守岗位,超负荷运转,只为守护患者生命健康。

40分钟,急性心梗患者跨越生死线

对孟大爷而言,从年跨越到新年的那一晚,也是他迎来新生命的起点。

因为突发持续性剧烈胸痛,年12月31日晚8时许,72岁的孟大爷被救护车紧急送入省立三院。根据检查结果可以初步判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需要进行介入治疗,开通血管。导管室启动,完善术前准备,心内一科主任高东学10分钟抵达“战场”。

核查、消毒、铺巾、穿刺,完成冠脉造影检查,发现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

高东学团队推动导丝通过闭塞血管,完成支架植入,血流恢复。

40分钟,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给患者带来了生命的希望。

此时,刚刚“阳康”的高东学已经汗流浃背。早已习以为常的15公斤铅衣,在这个夜晚似乎比以往重得多。即使如此,高东学手中的手术器械仍然稳若磐石,丝毫没有影响手术效果。

手术完成,本应将患者送往心内科病房。然而病区中病床加床已经全部满员。

怎么办?这个难题摆在高东学的面前。

“老人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感染新冠病毒,检查显示合并肺炎。”高东学告诉记者,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同时出了问题,因此,患者的情况比普通心梗患者更危急,后期护理要更重视。

最终,他们临时将换药室改成病房,让孟大爷有了暂时的住处。

“第二天有人出院,就安排我住到普通病房啦。”1月5日,记者看到孟大爷时,他坐在病床上,精神旺盛、言语流利。说起前两天的生死之旅,老人竖起了大拇指:“做完手术,胸痛的感觉就没有了。我觉得我现在就能出院了。”

“患者恢复的不错。”高东学笑着告诉记者,“他在这边属于年轻的患者啦!”近期在心内科病房,多是八九十岁的老年患者,并且多数合并新冠病毒感染。不少患者经历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多个“死亡之约”,却一次次从高东学团队这里“死里逃生”。

虽然过程惊心动魄,但生命终究成功回归,这是让高东学最心满意足的犒赏。

心脏有“外挂”患者安然度过新冠病毒感染期

“亏着您给做的起搏器手术,要不然我这次感染新冠肯定抗不过去。”1月9日一早,在省立三院心内二科诊室,来复查的陈女士,看到心内二科副主任肖明就对他表示了感谢。

经常头晕乏力甚至晕厥,近两年,这个毛病就困扰着陈女士。肖明发现,陈女士心率只有50次。经完善相关检查后,明确诊断为心跳过缓,建议安装心脏起搏器。

众所周知,心脏的搏动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正常成人的心率在每分钟60-次之间,如果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陈女士心脏“动力”不足,全身供血受到影响,并且无法依靠药物来解决根本问题。

这时候,就需要给心脏安装一个“外挂”——心脏起搏器,它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向心脏发出微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跳动。

传统的心脏起搏器多装在锁骨下的前胸部。然而,68岁的陈女士虽有1.65米高,但体重只有48公斤。瘦削的身材,加上较差的凝血功能、低下的免疫力,让传统起搏器难以植入。

心内二科主任周国、副主任肖明对患者病情及诊疗方案进行了缜密的分析与讨论。在与其本人和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选择无线起搏器植入。

无线起搏器仅一颗胶囊大小,重量仅约2克,直接植入在心腔内。患者在植入后几乎感觉不到起搏器的存在,上肢活动完全不受限,生活质量与健康人几乎没有差别,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患者的治疗体验。加上基本没有创口,基本没有感染风险。

虽然无线起搏器创伤小,恢复快。但对手术医师的要求更高。

周国、肖明团队通过股静脉穿刺,将起搏器通过导管植入到心腔内部,凭借丰富的手术经验,仅仅30分钟,小小的“外挂”稳稳当当地在陈女士的心脏里“安了家”。

术后,陈女士头晕乏力的症状完全消失,身体也慢慢地好起来。也正得益于此,她顺利地度过新冠病毒感染期,“阳康了”。

与陈女士相同,田先生也是心动过缓、头晕乏力晕厥多次入院,同样进行了无线起搏器植入。

“做这个手术前,我不是没有顾虑。”田先生告诉记者,但是专家团队的耐心和专业打消了他的顾虑。在第一次得知需要植入起搏器的消息后,田先生从网上搜寻了相关知识,医院询问。

“就在这个走廊上”,田先生用手指了指外面,我整整咨询了肖明主任大半个小时。最终,专家团队得到了他的认可。

据介绍,MicraAV双腔无导线起搏器属于国际先进技术,省立三院多次开展无线起搏器植入术治疗,标志着心律失常诊治水平迈入国内领先水平,实现了在无导线起搏治疗领域的升级和突破。

无畏坚守,患者所托我必竭尽所能

医者,意味着责任,意味着坚守,也无法逃避感染的风险。

心内科主任徐庆国介绍,自进入年12月以来,心内科的医护人员也进入新冠病毒感染的高峰,但是大家恢复几天就及时返岗,一直坚守在医疗救治第一线。同时,心内科还充分做好了应对预案,进入12月,科室要求医护人员“两点一线”避免感染,对设备进行检修,增加手术耗材储备,为及时收治急危重症患者做足了准备。

心内一科主任高东学、心内二科主任周国积极参加由“院领导、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主任组成的急诊急救协调工作专班”,两位主任轮流在急诊值班,值班的时候做的最多的事就是打电话,协调病房、设备,让心血管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的急危重症患者,及时转入心内科得到更好的救治。

一位“心动过缓+室颤”的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程先生从菏泽转至省立三院,希望可以进行起搏器植入术。面对随时有生命危险的患者,高烧39度的肖明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带领团队为这名患者成功进行了起搏器植入手术。“他植入的起搏器比较特殊,在常规功能上还有除颤的作用。”手术尽管艰难,但好在平安顺利。

因为患者并未感染新冠病毒,为了保障患者安全,术中肖明团队全副武装——防护服、两层N95口罩、面屏。手术结束,在患者安返病房后,肖明倒在医师休息室的床上,再也没有力气行动。

与肖明相同,“阳过后”的高东学、周国、范雷雷、任少玉等医护骨干,同样仅仅休息了三四天,就又回到了自己的“战场”,为守护患者的生命健康竭尽全力。

“我最近需要做磁共振检查,无线起搏器能做吗?”来复查的田先生,临走时拉着肖明,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您不用担心,这个无线起搏器可以兼容核磁共振检查。您给我打电话,我就会联系工程师帮您调整。”肖明笑着回答,“有事随时找我!”

有事来找我,我必不负所托!这就是省立三院心内科团队的无畏坚守。他们依靠毫厘不失的判断力、果敢严苛的专业执行力、不畏艰险的创新力,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专家介绍:

徐庆国

心内科主任,知名专家,主任医师

从事心血管专业三十余年,擅长各种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各类心绞痛、心肌梗死的诊治。针对冠心病的各种血管病变情况,借鉴和研创各种治疗术式和方法,在冠脉介入治疗领域尤其是冠脉慢性闭塞病变的处理技术居省内领先水平。

医院深造学习,并作为国内首批心内科主任赴全球心血管专业排医院访问学习。在多个省级医学会或医师协会兼任常委或委员职务。

高东学

心内一科主任,知名专家,主任医师

在心血管病的诊、治、防等方面有较全面、丰富的经验。擅长复杂冠脉介入及急症冠脉介入治疗,手术细致、精准,为省内为数不多处理冠脉复杂病变的优秀中青年专家,擅长治疗各种类型终末期心衰。

现为山东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任10余家省级学会常委或委员,山东省保健局首批中青年保健专家。荣获年“白求恩精神研究会白求恩精神践行者-心内科优秀医师”荣誉称号;医院“十佳医师”“最美医师”荣誉称号。作为主研人主持课题《脐血单个核细胞治疗终末期心衰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结题鉴定为国内领先,获市级、厅级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SCI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周国

心内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一线工作十余年,对于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等诊断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主要从事冠心病介入治疗,目前可独立完成多支病变、分叉病变及复杂病变(左主干、CTO病变等)的冠脉介入治疗。

兼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脏重症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介入心血管病分会委员,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心血管健康管理分会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卒中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山东省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理事,山东省卫生保健协会老年康复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近年来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被SCI收录3篇,参编著作4部。参与完成省级课题2项。

肖明

心内二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心脏电生理独立术者,德国威腾玛丽恩心脏中心访问学者。对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对心律失常和高血压有独到见解,尤其擅长缓慢心律失常的起搏治疗和快速心律失常的消融治疗。

兼任山东省医学会心电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心内科医师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心律失常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高血压健康管理分会委员。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完成北京市高血压病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多次在学术会议进行壁报交流。相关科研成果获山东省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范雷雷

心内一科副主任,主治医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治及冠脉介入治疗,熟练掌握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医院协会分会委员;山东省老年康复委员会委员,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5篇。

来源:医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