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医师节丨医者仁心感恩有你人民资讯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www.znlvye.com/

「本文来源:云南新闻广播」

白大褂、听诊器、急救箱、手术刀……

想到医生,

我们的脑海中便会浮现出

这些装备和他们超负荷工作的场景。

说到医生,

我们经常会想到“生命所系”“性命相托”。

医者心中,只有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那就是在病魔来袭的时刻

为每一个生命打响守护之战。

今天,我们要向他们表白,

辛苦了,谢谢你们!

今天,让我们走进医生的世界,

聆听他们心底的声音

……

“我们要做好自己的本分”

近日,云医院成功为一例持续性房颤患者进行了Kodex-EPD系统指导下的冷冻球囊房颤消融手术。实施这项手医院内科管委会主任、心律失常中心主任牛国栋教授团队。

牛国栋教授团队为患者进行冷冻球囊消融术(右一为牛国栋教授)

牛教授介绍,目前,冷冻球囊技术已成为房颤导管消融的常用手段。常规的冷冻消融术是在X射线指导下进行,不仅增加患者的放射暴露剂量,还无法进行三维导航,而Kodex-EPD系统是一种新型三维标测系统。“这个系统最大的好处是精准,主要就是帮助我们看,告诉我们什么地方有问题,等于是流程辅助加验证,而且易于推广、易于复制。”

Kodex-EPD系统指导下的冷冻球囊房颤消融手术是全国首批、西南首例。而像这样具有领先水平、开创性的新技术,医院还有很多。这些新技术的诞生和应用,离不开像牛国栋教授这样来自中医院的专家的辛勤付出。

年9月,由云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医院合作共建的三级医院——医院正式投入运营,医院长期派驻不低于60名医护专家在昆明开展医疗业务工作。

年7月,牛国栋教授来到医院担任心律失常中心主任,负责心律失常诊疗技术把控工作。“医院的政策就是要跟北阜医疗质量同质化,以技术为抓手,通过技术带动管理、带动人员培训、带动学科建设。去年开始我们又提出人员管理一体化,人事等各方面的制度就开始趋同。”

在这样的工作机制下,牛国栋教授和其他来自中医院的医护专家们开始了北京、昆明两头跑的生活。

“我们要做好自己的本分。”每周三天在昆明、两天在北京,除了看门诊,每天还要实施5~6台手术,还有管理和科研、教学任务……繁忙的工作,在牛国栋教授看来只是“做好自己的本分”。“作为医院从无到有,并且发展壮大,我觉得是很光荣的一件事情,我们也希望能够把这项事业延续下去,把阜外的招牌擦亮。”

在中医院医护专家与云南专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医院在提升区域辐射带动能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医院培养进修学员近名,覆盖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省区,与多所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帮扶,提升基层心血管疾病诊治能力;构建了心血管疾病诊疗新技术、新材料、新器械、新药物的研发-推广链,共申请获批专利27项。“阜外”招牌越擦越亮!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今年5月4日,中国赴老挝抗疫医疗专家组一行启程赴老挝万象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医院老年病中心二病区主任杜义斌也在其中,而这是他第二次前往老挝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我们到达万象以医院和集中隔离点对新冠患者、密切接触者开展诊疗。我们带去了一些中药抗疫制剂准备发放患者,在进行诊疗工作的时候,我发现很多老挝的病患的床头柜上都放着我们国家生产的中成药,这种现象和我们去年第一次到老挝时是完全不同的。”去年3月29日到4月12日,杜义斌作为首批中国赴老挝抗疫医疗专家组的中医专家援老抗疫。“老挝国家医疗系统对新冠肺炎的防治没有经验,同时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的成功给老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挝卫生部就要求中国专家组帮助他们制定老挝的新一版诊疗方案。我作为一个中医的代表,我觉得有责任传播中医药文化,向老挝人民介绍中医药知识,介绍中医药在中国抗疫的成功经验,为老方提供中医抗疫方案。”

医院老年病中心二病区主任杜义斌

在老挝期间,杜义斌一方面大力宣传中医中药在新冠肺炎治疗和预防上的疗效,一方面运用自己在国内抗击新冠肺炎中所积累的经验,结合当地流通的中成药,制定出包含新冠肺炎全病程的4种类型的中医诊疗方案,向医院负责人进行了介绍,最终被纳入了老挝的第二版新冠肺炎防治指南,并向全国发布。

援老任务结束回国后,杜义斌还常常收到老挝抗疫医务人员、老挝卫生部官员向他咨询中医药抗疫应用的相关问题。“从这一点看得出来,诊疗方案中的中医药抗疫内容在老挝医疗机构推广后对老挝卫生部和抗疫一线医务人员是有触动的,促使他们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一点就是我当时帮助老挝制定新冠肺炎中医诊疗方案的一个初衷。”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继承、发展、壮大中医药事业,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中医医疗需求”,这是杜义斌从医30年来一直坚守的初心。这份初心也支撑着他坚持研读中医经典,长期致力中医临床,积极开展中医中药诊治烈性传染病的研究。

“作为一个中医人,我始终认为首先要继承好中医经典理论。只有把我们老祖宗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中医中药的知识体系完整地继承好,才可能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可能具备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能力与自信。同时,如果遇到像新冠肺炎这种急性、烈性传染病爆发的时候,我们不能站出来、冲上前,在实践中检验和彰显中医药疗效的话,说中医中药有效就是一句空话,这也是我们作为当代中医人的一种时代责任。”

“病人逐渐好转就是最大的成就”

弗洛伊德曾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3岁的男孩在一间黑屋子里大叫:“阿姨,和我说话!这里太黑了,我害怕。”阿姨回应:“你又看不见我。”男孩说:“没关系,有人说话就带来了光。”对于精神疾病患者而言,精神科医生就是为他们带去光的人,是他们的“心灵修复师”。

“根据我国最新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在成年人当中有16.6%的人在一生当中可能会患精神疾病。作为精神科医生,要帮助这些精神疾病患者,对他们的疾病做出早期诊断治疗,使得他们过更幸福的生活,这是精神科医生的责任。”走进昆医大附一院精神科病区,没有想象中一道道紧闭的门,只有一片宁静。昆医大附一院精神科主任许秀峰正在办公室整理患者的病例。“我们是开放式的管理,去掉这个锁,就等于去掉精神疾病患者身上的‘锁链’。”

昆医大附一院精神科主任许秀峰

昆医大附一院精神科成立于年,许秀峰是参与科室创建工作的第一批医生。“一开始一年看几百个患者,现在我们一个月有将近1万个患者的就诊量。”许秀峰说,精神疾病患者就诊量的变化,反映的是大众对精神疾病认知和医疗机构对精神疾病诊治方式的变迁。“以前,人们不仅不了解,还有一种规避感,所以患者少,并不代表没有患者。现在随着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大家不怕了,所以患者就多了。另一方面,过去我们的治疗并不是很受欢迎,现在不管是药物治疗还是其他的一些物理治疗,不良反应少了,心理治疗更有针对性了,大家接受度更高了。”

怎么样让治疗手段更精准,让患者拥有更多的获得感,是许秀峰从医37年来一直追求的目标。“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有效的治疗,能够使大部分的患者消除症状,重新回到他们原来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当中。最终我们是要改变人的行为,改变人对事物的看法,那么心才能够有宁静感和幸福感。”

许秀峰坦言,医生是一个辛苦的职业,更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但病人逐渐好转就是最大的成就。“我每天都要看病、要教学、要做一些研究,希望能够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新的医疗技术,造福于人类。”

“我要守好这座城”

8月19日,占伦已经连续在瑞丽市医院——医院工作天。

年出生的医院的护士长,负责对新冠肺炎患者开展日常护理。“开始穿防护服要10多分钟,现在3分钟就穿好了,我也在进步。”

湿热的天气,厚厚的防护服,每天2至3次查房,先后经历瑞丽“3·29”“7·04”两次疫情,占伦把所有的苦和累都装进了心底,把微笑和体贴留给了患者。“患者易产生恐惧、焦虑、愤怒、孤独、睡眠障碍等问题,我们不仅要做好生命体征的检测与护理,同时还要进行心理疏导,让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医院护士长占伦

占伦的家就在勐卯镇姐东村广允村民小组,距离医院不过10分钟的车程,但她却回不了家。下班回到隔离宿舍,她只能通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