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长沙市第四医院给抖动的心脏减减速,射 [复制链接]

1#

专家团队为患者实施房颤消融术。

红网时刻7月27日讯(通讯员易娜)“一根小小的消融导管,就可以给抖动的心脏减速。”房颤射频消融术作为一种更为安全的房颤治疗手段,医院的常规项目。近日,这种新型治疗手段为又一名房颤患者带来福音。该院心血管二科主任蒋志明带领介入团队,为一位老年高危持续性房颤患者文娭毑成功实施了射频消融术,让文娭毑一举摆脱了心源性卒中和服用抗凝药物引起出血的危险。

73岁的文娭毑有冠心病、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11年前出现持续性心房颤动,快速的心房颤动让文娭毑经常感觉心悸、气促不适,致其心力衰竭反复发作,经常需住院治疗。经过诊断,文娭毑的房颤卒中和房颤出血双双评分为4分,必须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治疗,但服药也导致她经常性牙龈出血,此次更是因为抗凝药物导致便血而再医院心内科。

对于高龄的文娭毑而言,如何平衡血栓形成风险和出血风险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综合考虑病人具体情况,专家团队决定为文娭毑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术后90天停用抗凝,此举既能降低心源性卒中的风险,又能降低出血风险,棘手问题随之迎刃而解。况且该手术为微创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老年人也能接受。

手术成功实施后,文娭毑状态良好,卧床休息几天就出院了。

“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在我国已有近万人患病,是让人防不胜防分‘隐形杀手’。”蒋志明介绍,房颤的危害较大,会增加脑卒中风险,加重心脏扩大与心力衰竭的程度,使房颤患者承受很重的精神和物质负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药物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抗凝药物。

在传统的治疗手段中,对房颤一般采取药物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中,需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抗凝药物。抗心律药物副作用明显、治疗成功率低,仅22.4%;抗凝药物会带来颅内和消化道出血的风险,经常不被患者接受。外科手术需隔离肺静脉、切除左心耳,创伤大、恢复期长,且并非所有患者都能耐受,也非理想的疗法。而射频消融术仅通过将圆珠笔粗细的导管由静脉送入心房,利用射频能量进行肺静脉隔离,便达到治疗房颤的目的,无需开刀,创伤小,老年人也能很好的耐受,成为目前为止医学界更为推荐的治疗方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