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年第14期
近年来,医院(二附院)发展非常迅速,现在已经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5个,省级科研平台19个,近5年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项,获得研究经费1.42亿元,课题数目和经医院首位。
那么,二附院是如何实现高速发展的呢?
记者采访到医院原院长程晓曙教授,
请他分享宝贵经验。
程晓曙简历:
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导,医院原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医院杰出领导者、卫生部首批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医院学会副会长、中国心血管医师创新俱乐部副主席、教育部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与器械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卫生部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内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常委、医院学会会长、江西省医学会副会长兼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江西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西省心律失常联盟主席、江西省心电协会理事长、江西省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为《中国循环杂志》、《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临床心电学杂志》、《中华心律失常杂志》、《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等杂志编委。
承担各级各类项目3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余万元。发表论著多篇,其中50余篇被SCI收录,出版专著19部,参编14部。获23项科技成果奖励。培养博、硕士研究生77名,其中获国家基金委公派留学基金3项,江西省高校创新基金7人,南昌大学博士研究生出国访学计划1项,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人。
近年来,医院(二附院)发展非常迅速,现在已经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5个,省级科研平台19个,近5年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项,获得研究经费1.42亿元,课题数目和经医院首位。那么,二附院是如何实现高速发展的呢?记者有幸采访到医院原院长程晓曙教授,医院的发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宝贵经验。
医院医院发展新模式
培养科研工匠打造科研资源共享平台
坚持顶层设计优化人才结构
程晓曙教授坦言:“没有一流的科技创新能力,就没有一流的学科水平,没有一流的学科水品,医院。”长期以来,二附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与学科发展,目前已拥有国家重点专科、省重点专科、教育部重点学科、省重点学科、省领先学科共28个。
二附院出台的“专职、柔性引进科研人员的管理办法”,为江西省首次提出专职科研人员的待遇不低于同级临床医师水平的理念,提升了科研人员在学科建设和发展中的地位,强化了科研人才对学科发展的重要性。二附院大力投入科研项目,每年投入余万,在江西省创新制定了院内科技培育计划,设置了青年基金、精准医疗及成果转化、软课题、青年创新团队项目,成为江西省院内计划最全面、资助金额最高的科技计划。
此外,二附院还制定了一系列在江西省首创的创新科技评价机制,大大提升了高水平成果的产出量。
二附院还积极对外吸纳优秀经验,年专门召开了学科建设大会,邀请国内相关专业的顶级专家“把脉”医院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杨雄里院士、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黄晶、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所长陈家宽、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罗力及相关学科专家进行了学科点评,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程晓曙教授强调,只有不断地加强学科建设,坚持顶层设计,优化人才结构,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推进ACTIVE项目探索基层医师培训新经验
“ACTIVE基层医师培训项目”始于年,由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指导,心血管健康(苏州工业园区)研究院发起。该项目旨在建设一支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影响力广的专业基层培训团队,探索一套适用于我国各层级心血管医师不断提升诊治水平的长效机制,使更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受益。培训项目围绕心血管及相关疾病的防治和教育,大力支持和推动各级心血管医师的临床诊治和科研水平,尤其是基层医师的临床技能,对控制心血管疾病的蔓延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年,由二附院牵头,程晓曙教授作为全国核心专家推进了该项目在江西省的实施。
年共开展13场面向心血管基层医师的培训活动,年开展了7场培训活动,年又开展了6场培训活动,三年来,累计培训人数达人次,极大地提高了基层心血管医师的诊疗水平和技能。-,共有6家省内单位获批挂牌,成为基层心血管培训示范中心。在举办培训活动的同时,二附院还积极参与编写基层心血管医师口袋书、鼓励心血管医师积极参加全国病例比赛。
团结、奉献、创新争做合格医师
作为国内较早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医师,程晓曙教授认为,要做一个合格的心血管介入医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要有团队精神:任何学科的进步都离不开团结协作的团队,同样,要圆满完成各类介入治疗手术,也需要团队的通力协作。现代医学不是单打独斗的年代,需要各个队员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所以要有团队精神,这样才能做好万全准备,防范手术过程中的风险。
要有奉献精神:医师这个职业具有部分公共属性,这就决定了要做一个好的医师必须要有奉献精神,只有常怀奉献之心,才能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才能更好地贯彻“始于细微,成于至善”的服务理念。
要有创新精神:作为一个优秀的心血管病医师,不仅要讲团结、讲奉献,还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据程晓曙教授介绍,二附院在国内较早、省内率先开展了“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心脏再同步起搏治疗心衰”等新技术,在江西省内率先引进和改良了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带膜支架植入治疗动脉瘤等10多项心血管疾病诊疗新技术,填补了江西省多项空白,并将这些技术向江西省大力推广。
此条为广告信息
不代表本号观点
如有违规请联系我们
将进行及时处理